「计然书」中的这段「卷2内经诗解2」虽然文字冗长,但其实很有启迪性。我读完后,感到颇有收获。这首题文诗「越王曰善」引出了这段文字,越王询问如何治理国家,师出无时,该如何去做。而计倪则回答道,人的一生非常有限,所以必须要先想好未来的妖祥,要提前准备好物资。要想成就万物之长,就需要懂得治术,这是教我们如何应对日常生活的难题。要时刻牢记,我们需要提早准备物资,否则到时候就会捉襟见肘,坐视不管。所以我们在灾荒、贫困发生前,别忘了提高季度的赋税,鼓励耕作。这样,当局势再度转好时,我们至少会有储备和食品,而不是完全依靠其他来源。有时我们不知道应该何去何从,可是这并不是理由,让我们迟迟没有开展应对措施。该相信变化是不确定的,所以我们需要时时留心四周的变化,毫不犹豫地跟随变化,然后作出正确的决策。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认清自身的实力,而进行调整,韬光养晦,等机会到来时再出力。我们不要等到了遇到困境时再去抱怨,应该事先准备好,积极应对,预防事态恶化。此外,还讲到了于时断则循,知断则备的道理,知道这些,对于理解身边事物的短长逆顺,十分有帮助。文中列举了一些有代表意义的黄帝、炎帝等人物,他们都是治理天下的好手,从他们对于事物形态的掌握中,我们也可以一睹为快。我从「计然书」中读到了一段有关治理世界的篇章。这里用的是中国古代的五行观念,将北方和水、东方和木、南方和火、中央和土联系起来。同时这也是我们教科书上的纲领性内容之一。在这里,计倪对越王曰:「人之生无几,必先忧积蓄,以备妖祥。」计倪精通治岁之道,渊博无比,他深知能够让大自然万物生机勃勃的治术,也就是能够解决我们日常生活中困难的方案。如果我们想顺利度过困境,就必须提前做好准备,预防若发生灾难使我们一文不名的悲剧。每个人的人生都很短暂,即使高高在上,也不知何时会走完人世。所以,我们必须想办法提前防范,准备储备股、金融援助等,这样才能过得安稳无虑。无时不应准备,如果生活中遇到局势,我们必须懂得尽快拿出积储的食品,迅速应对。我们要明白,有时候处理事情不一定能有针对性,所以做出调整、灵活变通,让事情顺利发展就是最明智的做法。当然,如果有必要,我们也得敢于选择采取行动,以维持生存。在经历过种种困难之后,我们往往才会真正认识到教科书中所提到的知识都有实际应用价值。如果能在预见困境时就提前准备,生活会变得轻松自在。而且,治国理念的确很重要,在我的理解中,新时代理念将会很有帮助,以此作为指引,我们一定能够共铸美好未来!我听到越王的询问,感到非常荣幸,并且想向他传达有关治理国家的重要理念。例如,一个人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应该发挥自己的智慧和实力,将有限的时间用在关键时刻,把握妖祥之兆,提前作出准备。只要掌握了事物的长短逆顺变化规律,人即可抵御困境,迎接挑战。同样的,国家治理也需要明白这个道理,从而安排好各个方面的资源分配。我听闻,炎帝曾统治天下,传位于黄帝。黄帝在位时治理天下,谋划治理,处理大事,使天下秩序井然。然后少昊治理西方,蚩尤佐他,管理金属产业;玄冥治理北方,白辨佐他,管理水资源;太皞治理东方,袁何佐他,管理木材采伐;祝融治理南方,仆程佐他,管理火柴制造;后土治理中央,后稷佐他,管理土壤的开发利用。同时,统治权力也需要有所规范,有纲有据。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五方定位,作为国家治理核心思想。只要避免贪婪和权力差大化,我们就能够富裕起来。我听到您的吩咐,我深信无论大事小事,只要我们掌握好治理的方法,我们就能够达成共识,实现实践。听闻一个古代智者这样说道:人一生避不了死、富贵、贫穷、健康和疾病,平时应该为这些事件做好准备。当事件来临时,我们才能避免错失良机,避免后悔莫及。因此,大王应该以泰然自若的态度等待时机的到来,当时机到来时,要及时纠正需要改正的事情,确认需要支持的事情,减少百姓的负担,让百姓过上富实的生活,引导百姓种田和纺织,问候、扶持、救助遭遇天灾人祸的百姓,同时也要清除百姓的祸害,避免损失的发生。让田野得到开垦,增加粮食供给,让百姓过上富裕的生活。要避免让百姓闲无事可做,糟蹋人力物力,过着生活贫困的日子,这很容易引起变乱。只有让国家变得强大,百姓变得富裕,才能够支撑各种自然灾害。军队没有出征的时候,应该积极训练,为将来的战事做准备。等到战斗来临时,我们就有了完善精良的装备和训练,而敌人则因为骄傲和懈怠,没有足够的准备和训练,导致战斗力不足。相反,我们则在日积月累中逐渐获得胜利,因此一旦战争爆发,我们就处于上风,拥有有利的条件。大王还应该记得会稽之败,谨慎对待可能的危机,不要让同样的情形再次重演。如果我们能够明鉴此理,推行此法,我相信国家治理将会更加稳健、富裕,给人民带来更多好处。我曾向大王建议为国家制定一种理财之术,但是大王没有采纳我的建议,所以我没有再继续坚持。我们国家地处吴国、楚国和百越之间,所以很容易了解到整个天下的事态变化。我听说大王亲自下田耕作,大王夫人亲自纺织布匹以做出榜样,但这并不是聪明之举,只能起到一时的示范作用,而不能真正依据时机和智慧做出决策。只有依据时机和智慧做出决策,才能顺应时变,做到万事齐备,也才能真正了解万事万物的是非、合理、不合理。我听说炎帝曾统治整个天下,将权力传给了黄帝,黄帝能够事奉苍天、治理四方。黄帝派少吴(传说中东夷的领袖)治理西方,并由蚩尤(传说中东方九黎族领袖)辅佐,让少昊主管五行中的金。同时,玄冥(传说中的神,主管降雨)治理北方,并由白辩(传说中的神)辅佐,让玄冥主管五行中的水。太帝(传说中东夷部落首领)治理东方,并由袁何(传说中的神)辅佐,最终囊括整个天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有具备时机和智慧,才能够治理整个天下,常胜常在。在这个故事中,炎帝统治天下,将权力传给了黄帝,黄帝派遣各位神仙治理五方,包括少吴治理西方、玄冥治理北方、太帝治理东方、祝融治理南方、后土治理中心地区。每位神仙都管理五行中的不同元素,这样虽然地方有所不同,但国家运转和事物发展都能一样顺畅。我认为,君王应该考虑采纳我的意见,以此为国家治理的基本大纲,无论是在大国治理天下,还是在小国称霸诸侯,都能够成功立业。因此,我们也应该具备灵活运用时机和智慧,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让国家、民族、个人都能够得到发展和成长。
上一篇上一篇:道家思想的核心:人性观及其社会影响
下一篇下一篇:道元卷之二百三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