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蓝道家思想网

材料一道家思想的核心是无为主张顺应自然遵循

材料一:

道家思想的核心是无为,主张顺应自然、遵循事物的本质; 而儒家思想的核心是行,强调名(礼)的确立和人性的规范。 这两类思想的差异和对立是显而易见的,但两者在历史上的相互补充和吸收也是显而易见的,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化的基本格局和中华民族的主体精神。 正如班固所说:“二人言语虽异,却如水与火,互相毁灭,又互相创造。” “它们是对立的,但又是互补的。”

人们常常把道家的无为理解为一种被动的逃避,什么都不做。 事实上,这是非常不完整和不准确的。 需要指出的是,道家内部有消极无为和积极无为两种不同的学说,他们对无为思想和精神的理解也有很大不同。 一般来说,庄子道家更倾向于被动无为。 他们追求一种“残肢废智”、“形如枯树”、“心灰如死”的“坐忘”(《庄子·大师》)。 “我迷失自我”的自恋精神状态(《庄子:齐物论》)。 老子道家所说的无为,并不完全是消极的。 老子所说的无为,主要是指“承万物之性而不敢为”(《老子》第六十四章)。 他强调的是“生无有,劳无倚,长无杀”(《老子》第50章),以及“不见自己”、“不为自己”、“不自裁”、“不要有自我意识”。 “自傲”(《老子》第22章),即不自作聪明,不自以为是,不居功自傲,不自夸。 所以,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提倡有为而不依赖,就是以退为进,以曲折求完美,以柔克刚。 荀子批评庄、老之说时,一说“庄子被天蔽而不知人”(《荀子:揭》),一则说“老子见于朱(曲),但不在新(扩展)”。 ”(《荀子·天论》),两者在思想精神上的差异是相当准确、非常明显的。

韩非吸收老子无为思想时,只强调君无为,而臣应有为。 韩非认为,君主的主要任务是把握原则、任用官员。 如果事事都由他亲自去做,不仅会很忙,而且也做不好。 更为严重的是,这会极大地阻碍和挫伤官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性别。 因此,君主的无为更能激发臣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汉初黄老学强调无为之治,进一步推崇大臣的无为。 汉初的主要政治经济政策是与民休养生息,强调尽量少扰民,充分调动和发挥民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利于安定。社会秩序和经济复苏。 同时,汉初黄老之学也正是因为这样的背景,才让我们赞扬大臣们的无为。 现存的《淮南子》一书,保留了汉初黄老的许多学说。 对无为思想的讨论有很多积极的方面。 正如他所说:“无为并不是静止不动,而是言语不能自己”。 (《竹书训》)总而言之,“所谓无为,是指先不做任何事;所谓无为之人,不做任何事,是因为事有为。所谓‘无规矩’,就是指无为”。顺其自然并不容易,所谓“无规矩”,就是事物本来的样子。” (《元道训》)这里讲的无为,有非常积极的意义,非常值得我们重视。

由此可见,道家的无为思想与有为并非完全不相容。 从其积极精神来看,道家的无为是为了达到更好的行动,乃至于做好一切。

同样,儒家的有为思想,也不完全排除无为。 儒家主要经典《论语》也记载了孔子赞美天道自然、无为的言论。 例如他说:“天还能说什么?四时动,百物生,天还能说什么!” (《阳火》又云:“无为”而君,舜也同!怎么办?公朝南!”(《卫灵公》)儒家也非常尊重自然规律,强调即人类在生产活动中必须遵循自然规律而行动。正如荀子所说:“畜养则畜生,杀则草木生长。”繁茂茂盛,无斧可入林,不会早死,也不会停止生长。”鱼、鳖、泥鳅、鳝鱼怀孕离别时,毒毒不入湖中,不会早生,生长就不会断绝;春耕、夏作、秋收、冬储不会及时流失,所以粮食就不会断绝,人民就有足够的粮食吃;污塘、深沼泽、河道适时禁,鱼鳖多,民多用; 伐养不失时,故山林不毛,而民物有余。”(《荀子·王权》)这些无为的思想,防止了对人类活动的随意干扰,积极主动地阻止了人类活动的发生。尊重自然规律,是儒家和道家一致认可的。

(摘自楼玉烈《中国文化中的儒释道》,略有修改)

材料二:

孔子世界观中的怀疑成分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尊鬼神而远离,可谓知之”、“明知不可为”等),一方面,最终发展为荀子的乐观主义和《易传》的进步无神论(“驾驭天命而用之”),另一方面,演变为庄周的泛神论。 孔子对宗族个人人格的尊重(“三军可以夺帅,庶人不能夺志”),一方面发展成为孟子的伟大人格理想(“富不可淫,贫不可欲”)。一方面,它也演化成了庄子超凡脱俗的独立人格理想(“游于尘土之外,自在无为”)。 从表面上看,儒道是分离的、对立的,一个涉入世间,一个脱离世间; 一种是乐观进取,一种是消极孤僻; 但实际上它们只是相互补充、相互协调。 不仅“济世”与“自顾”往往是后世士大夫相辅相成的人生道路,而哀歌的慷慨与愤世嫉俗、“身在世”而“顾魏阙”也成为了后世士大夫的人生轨迹。成为中国历代知识分子的常规心理和艺术理念。 然而儒道毕竟是分离的。 如果荀子强调“无伪则不美”; 庄子则强调“天地之大美,不可言喻”。 前者强调艺术的人工生产和外在效用,后者则强调自然,即美与艺术的独立性。 如果说前者常常因其狭隘的实用功利框架而对艺术和美学产生束缚、损害和破坏,那么后者则对这种框架和束缚给予了强有力的冲击、救济和否定。 浪漫不羁的形象想象、热情奔放的情感表达、对独特个性的追求,他们从内容到形式不断为中国艺术的发展提供新鲜的动力。 因此,老庄道教是儒家思想的补充。

(摘自李泽厚《美丽之旅》,略有修改)

1.关于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是( )(3分)

答:从历史上看,道家思想和儒家思想虽然存在差异和对立,但很明显它们是相互补充、相互吸收的。

B. 将道家的无为理解为一种被动的逃避,什么都不做,是非常不完整和不准确的。 其中,老子学派所说的无为,完全是积极的。

C、韩非、黄老两派都吸收了老子的无为思想,但与有为并非完全不相容。 它们都是为了实现更好的行动。

D.荀子强调艺术的人工生产和外在功用,而庄子则强调美与艺术的独立性。 两者既对立又协调,推动着中国艺术的不断发展。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3分)

答:班固论儒道时说:“二人言语虽不同,却如水火,互相毁灭,又互相创造。” 他首先指出儒家和道家的核心思想并不是绝对不可调和或相辅相成的。

B、在我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道家无为可以充分调动和释放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和经济的恢复。

C、对艺术和审美的束缚、损害和毁灭,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由于强调艺术的人工生产和外在功利性,淡化美和艺术的独立性而造成的。

D、儒道思想表面上看似分离、对立,但实际上却是相辅相成、相互协调的,因为它们都是从孔子的世界观演变而来的。

3.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之一不能支持“儒家有为思想并不完全排除无为”的观点( )(3分)

答:我尊崇祥虚之教,施孝悌之义,赏白者不负道。 (《孟子》)

B、天行常常,不因尧而存,不因桀而亡。 (《荀子》)

C、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 (《周易》)

D、唯天为大,唯尧主宰。 (《论语》)

4. 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4分)

5、“‘济世’和‘自顾’往往是后世士大夫相辅相成的人生道路。” 请举一个中国古代文人的例子,结合材料讨论一下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6分)

回答

1.B【分析】本题考察对多条信息进行比较和分析的能力。 B、“老子学派所说的无为完全是积极的”是错误的。 材料一第二段“老子学派所说的无为,不完全是消极的”,意思是老子学派所说的无为是“积极的”,但不能说是“完全积极的”。 所以选B。

2.C【分析】本题考查分析总结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和态度的能力。 A。 “首先指出了儒道思想的核心思想并非绝对不可调和、相辅相成的错误。” 根据材料一第一段的内容分析,班固虽然指出儒家与道家并非绝对不可调和或相互融合,但他并没有说他是“最早”讨论这一观点的人。 B.“在我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更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和经济的恢复”错误。 结合分析“汉初的主要政治经济政策是与民休养生息,强调尽量少扰民,充分调动和发挥民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和经济的恢复”,道家的无为能够充分调动和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和经济的恢复。 它针对的是汉初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 D.“因为它们都是从孔子的世界观发展演变而来”是错误的。 强加因果关系。 儒道思想表面上是分离的、对立的,一在世间,一在世外;一者乐观进取,一者被动退却;但实际上只是互补和协调。 》《孔子世界观中的怀疑成分和积极成分另一方面演化为庄周的泛神论》等分析。 选项中,“儒家与道家看似分离、对立,实则只是相辅相成、相互协调”、“都是基于孔子世界观的发展演变,并无因果关系”。 所以选择C。

3. A 【分析】本题考察分析论点、论点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A。 就是认真搞好学校教育,反复向人们灌输孝道、手足情谊的道理,让白发苍苍的老人路上不再背着、肩上扛着东西。 它阐述的是纯粹的儒家有为思想,没有揭示与无为的关系。 B. 是指自然的运行有其自身的规律,不因三皇五帝尧的圣智或夏朝杰的暴政而改变。 最重要的是遵守自己的规则,规则不会改变。 可以体现出“儒家的有为思想,并不完全排除无为”。 C. 意思是宇宙在不断地运动,人们应该效法天地,永远前进。 据说宇宙永不停息,这是自然规律; 人应效仿天地即人的做法。 可以体现出“儒家的有为思想,并不完全排除无为”。 D. 意思是只有天是最高最大的,只有尧可以效仿天。 对“天之大”和“仿”的强调,可以体现出“儒家的有为思想,并不完全排除无为”。 故选A。

4. 材料1按照总分的论证方法进行讨论。 首先,我提出自己的观点,指出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在历史上是相互补充、相互吸收的,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化的基本格局和中华民族的主体精神; 那么我重点讨论道家的无为与儒家的有为并非完全不相容。 就是为了做到更好,甚至做好每一件事; 最后,简单讨论一下儒家的“为”思想,并不完全排除“无为”。

5、“利天下”是儒家的有为之理,“独善其身”是道家的无为之理。 两者看似矛盾,实则相辅相成、相互吸收。 它们可以统一在同一个人身上,也可以在不同时期、不同情况下表现出来。 追求的侧重点不同。

例一:陶渊明早年有济世之大志,多次为官。 然而他却经历了东晋政治的残酷和官场的黑暗。

天黑后,她最终选择辞职隐居,独居,表现出她顺应自然、随遇而安的无忧无虑、不为人知的思想。

例二:苏轼一生经历坎坷,但他始终不忘“济世”的远大思想。 他在每一个任期内都留下了杰出的政绩。 另一方面,他透过无限的时空思考人生,观察自然,忘我忘我,表达“独善其身”的无为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