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蓝道家思想网

修真十书卷之六十黄庭外景玉经注下

 

 

 

 

璇玑运转,气脉流通,无复休竟也。闭口养神,漱炼醴泉如流珠。

 

阴为牝,阳为钥,两不相伤得中和之气,还精炼形,故得完坚。

 

地载人,人悬天,道不在上、不在下,微妙在乾坤中央,故周流天下也。

 

明堂四达,应为四时,真人子丹之所居矣。子能思之,咀嚼其气,则寿无穷也。

 

头与足、肾与心,心赤肾黑,本同根水火相克,故异同。

 

丹者,血也,化入下源,变为白精。当此之时,缩鼻还之,上至泥丸,下至口中,变为玉泉也。

 

以鼻引气至于舌根,咽送腹中,则雷呜应之,真气使之然也。

 

赤子着绛衣,冠金巾也。

 

服符六甲,辟却邪凶,布气七窍,耳目聪明。又云背子向午,腰带卯酉。符者,气也。

 

自然要道,非虚文也。

 

昼夜思道,勿懈也。开目视真,闭目思神,可得长生。

 

道无二家,充备使然。同共一根,无复他神,和心定志,故道日生。

 

阴阳不妄施,精神不漏泄,积精受气,寿可万岁矣。

 

俗人食土地之精,以身死报地。圣人食元和之气,以身仙报天。

 

学仙之士,朝食阳气,暮食阴气,并食元气。

 

得道者不死也,年命无极,与天相既也。既者,通也。

 

五藏象五行,四肢象四时,土为之主,居中央。

 

心如鸡子,危而难安。国有贤,致太平。心处清,身安宁。

 

谓存守内神,身心安静,不妄惊动,气易行之故也。

 

守一念道,持护我精,神明光也。

 

谓思心中赤气,明照万神。守日月光,思两肾根,昼即守光,夜即守神故也。

 

饥食自然之气,渴饮华池之浆,不饥不渴,可得长生。

 

耳也根生六府,藏出卯酉,要妙达矣,不可得也。

 

阳反属阴,转体相克,还藏于九。九为头也,故经云:左二右七,藏九居一也。

 

常以鸡呜时仰卧被发,啄齿三十六通,吞津咽气,远死之道。

 

谓修气上行,达于顶以补泥丸。

 

五宫六府各得所主,肾上下各有日月三光。三光者,日月星候之谓也。

 

三焦,三关元也。饥食自然气,渴饮华池浆,不复饥渴也。

 

精是吾神,气是吾道,佩精思气上下食方,理也。

 

中央魂魄,两肾也。左魂右魄,昼当以魂守魄,暮当以魄守魂。拘魂制魄,不得动作也。

 

阴阳交接,漏液失精,饮食无味,鼻失芬香。

 

舌下为悬膺,肺为明堂。含气咽之,灌于明堂,流行身中也。

 

谓畜精养神也。负阴抱阳,调精神也。

 

门为鼻也,候上部之一神。

 

令守神精,自念已也。

 

内当修道作无为,外当修道作无欲,心不烦乱,精神留止。

 

气当精思上下部,守一神也。

 

头面七孔,精神门户,通利身识,不知老也。

 

朝食阳气,暮食阴气,都会于口中也。

 

喉咙有十二时亭长,皆持玉戟,使守喉咙。真人住其中,主通气上下。

 

眉为华盖,神住其中。

 

入脑户见泥丸君也。

 

却自住年,身不衰老,故得长生。

 

从脑户历脊,下至肾中也。

 

眉间却入一寸为明堂,却行三寸为丹田也。

 

鼻引真气,昼夜绵绵。鼻为天根。

 

头圆象天。灵根,舌也。

 

面有七孔,象七星。极阴反阳,观日而望见列星也。精施气布,入玄庭矣。

 

肝气周流身中,似环无端也。

 

肺气出由三关。天关,口也。人关,手也。地关,下部也。

 

天门为口候,故道者,通脑户也。

 

漱涌华池,灌沃舌根,流通大肠、小肠、胆、青、膀胱、命门,乃六府也。

 

元气出入鼻中上下,通于二耳,任以为也。

 

天为头,地为下部,童子为存念守一神也。

 

令人吸五气,啄齿三十六通,咽液三十六过,乃理玄白也。

 

令人却白住年,面目即生光泽,发不复白也。

 

喉咙中有十二亭长,持玉戟使守喉咙。

 

谓诸神聚会也,心意存之在八极也。

 

谓心神赤气色紫也。

 

眉为华盖,下通气至鼻也。

 

当存念心神为国主,诸神为民,使呼召,无有不到也。

 

精思内达,见于神明,邪气无复敢干也。

 

赤子还入黄庭中。脾为中主,制御四方,道之深者也。

 

令人养灵根,不复干燥也。舌下有醴泉,出如流珠,常含而咽之,勿妄吐也。

 

本文缺此一句,按御临本收入。

 

人生系命于精约,常当爱养精约,勿妄施泄,精凝如玉,在下部也。

 

令人却向住年,还丹养命,身不衰老,可得长生。

 

脾在太仓,上朝为老君,守坐堂上,游明堂官,为太一君也。

 

脾官中主诸神,皆会于阙下。三光,日月照也。

 

自气上升,下还脑中,今会明堂中也。

 

五藏六府各有所主,五行下法五常,主为五星也。

 

金为白,木为青,水为黑,火为赤。土为黄,为中主,制御四方。

 

五内安宁,血脉不惊,手足汗液,神明之信也。

 

谓道有雌雄,转相成玉,两不相伤也。

 

谓食元气,勿伤内精,气与神和,故寿三百年,得为地仙,游于人间矣。

 

面有七窍,皆悉开通,耳目聪明,音声孔彰,邪气不生,喜气自至。

 

谓两目也。左目为日,主父,主阳。右目为月,主母,主阴。

 

谓婴儿在于胎中,幽隐慎固,阴成其形也。

 

肾却着脊,去脐三寸,主吐精气,头戴日月星辰。

 

谓元气从鼻口两孔中出入,通于黄庭。黄庭者,脾也。

 

握固炼形,自见虚无之形。

 

谓骨轻肉腾也。肉化为骨,肠化为筋,血化为精,神化为丹,乃成神仙。

 

谓坐在立亡,过历脑户,变化无常也。

 

鼻者,庐也,观见赤子住其中也。

 

朝暮存神,不离己身,光辉常在目前。

 

既已得道,能自隐于出入。行步不由门户,而乃为神也。

 

恬淡无欲,以道自存,修行玄白,养黑发根。

 

谓服食两肾间白气,故云玄气。

 

谓面有七窍,皆通达也。饮太渊者,谓咽食口中体泉也。

 

气为道也,气从喉咙中下历于胆也。

 

仙有三千六百法,备有万端,得道禀气,守自然不死之术,各有奇功。

 

不独名山有芝草,玉英也。五藏中亦有芝草玉英,常服藏中芝英,故寿同天地也。

 

巾月履日,还精补脑,名曰炼形,长生不死之道。

 

华池,口也。灵根,舌也。当漱满醴泉,灌沃舌根也。

 

洞房、华盖、明堂,为宫府也。命门者,鼻也。开通阴阳,合会耳目,故令聪明也。

 

漱满口中醴泉,五味皆至,还丹炼形,故得长生也。

 

大道如江海,持之不极,思行守一。勿多思虑,恐乱神也。

 

分发食日月之精,与日月相保,故得长生也。

 

此道非人勿妄传也。

 

 

 

上一篇上一篇:信仰如何构成宗教

下一篇下一篇: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