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蓝道家思想网

道教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及其代表人物

道教是中国本土的宗教文化信仰。 自东汉张道陵(本名:张陵)创立最早的道教五斗稻道(现:天师道、正义道)以来,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道教。 它是最古老的宗教信仰之一。 自成立以来,不断与其他文化进行交流和融合。 随着它的不断完善,它也对其他文化产生了一些影响,比如:哲学、人文、国学、传统文化、自然科学/环境科学……等等都有一定的影响。 可以说,它已经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华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几乎在所有中国民间文化中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 但由于道教崇尚修行而不是像其他宗教那样宣讲道教,而且在战争年代,道士外出救世,死后消失了。 因此,道教虽然是中国本土宗教,但由于目前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上帝的盛行,以及道教的一些传统属性成为现代社会封建迷信的代表,几乎导致了道教的衰落。中国人在信仰和知识上不如其他宗教。 甚至目前很多人对他的认识要么是杂教,要么是邪教,要么是封建迷信。 原因很简单,就是没听说过,或者听说过与符咒、魔法、鬼神有关,却不知道这些所谓的封建迷信、杂教的代表才是真正的。那些。 老祖宗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所以本文将尽力介绍一些有关道教的内容,以便更多的人了解道教。

人物道家代表人物是谁_道家重要人物_道家代表人物

道教起源于东汉。 是汉代以前张道陵在道教基础上创立的多神信仰。 那时,佛教刚刚兴起。 当地的方士、隐士已被称为道士。 当地文化在反抗中被整合:道家、阴阳家等一些思想流派后来成为最早的道教体系:五配米道,也就是现在的天师道。 张道陵制定了二十四条管理信徒的规则,并根据《道德经》撰写了《老子道德经》香儿笔记,取:道戒、诚道、积善积德、积德积德。能量成神,以求得长生不老,作为修行转换的指引。 虽然现代社会很多人经常将道教与道教混为一谈,但其实它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道教是人们信仰未知存在的文化,而道教则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虽然很相似,但是却完全不同,只能说是互相借用。 后来,随着历史的岁月不断前进,东汉、魏朝除了张道陵之外,晋代还产生了以:张鲁、葛玄、韦伯阳等为代表的道教人物,并且由于黄老学说盛行的同时,也出现了道教人物如:琅琊王氏、兰陵萧氏、清河崔氏、荆氏等,相信黄老学说的家族以赵维士等人为代表。

张鲁:太平道创始人,自称大圣、大师。 他用太平天国经书教化人民,发动了黄巾起义。 他实行的是:政教合一。 曹操占领汉中。 张鲁率众北上。 随后,他又到东南沿海地区传教。 他现在的派系已经变得几乎稀有了。

葛洪:葛洪又名葛玄,民间尊称葛仙翁。 他是四大天师(张道陵、徐逊、葛玄、萨守剑)之一。 着有《抱朴子内篇》,创立道家神学理论。 西斯特姆是炼金术界的著名人物。

韦伯阳,字敖,字伯阳,号云崖子,会稽上虞(今属浙江)人,出身贵族。 世袭簪子,但韦伯阳生性精于道术,是一位道家和炼丹理论家。 他拒绝为官,闲居以修性。 当时没有人知道这件事。 韦伯阳并非道士,但后世道士视他为神。 他的《周易·申同其》类似于五行,共三卷,是现存最早系统阐述炼丹理论的著作。 该书的思想来源来源于黄老和《周易》,参考古代炼丹术和古代炼丹书籍,并借《药象》论述炼丹的意义。

道家代表人物_人物道家代表人物是谁_道家重要人物

发展到南北朝和隋唐时期,这一时期道教盛行,出现了许多道教教派。 比较有名的有:

忠孝清道:徐逊所创,强调忠、义、礼、孝。 他也被道教尊为四大天师之一。 甚至在神魔小说《西游记》中,许逊也曾上书给玉皇大帝,请孙悟空掌管桃园。

上清派目前以江苏句容茅山为祖庭,以三毛真君为始祖。 相传神传:《上清大东真经》,兼有:寸死真神、抄经、宝皋等,擅长斋戒礼法、符箓等。

灵宝宗:灵宝是由天地之前自然形成的云朵和玉符所形成,灵宝五符是根本核心。 它强调符的科教,强调不能只修身,必须行善才能得道、升仙。 目前以炼度修行、各种科学仪式为主流。

三皇宗:一个比较神秘的派系,主要以三皇文字为主,重视召唤鬼神之术,拥有秘符、预言等。目前,三皇宗几乎看不见。

北天师道:以寇谦之为代表的体系,主张废除葛天师道原有的一些体系,重新增加戒律和斋科,并将取饵、禁咒之术与水相结合。 首先,将道经的直接诵读改为音乐诵读方式。

南天大师道教:以陆秀晶、陶弘景为代表的体系。 卢秀晶创立了道教三洞,即:洞真、洞玄、洞神。 他撰写了《三洞经目录》,为后世篆书道典奠定了基础。 ,撰写了大量的斋戒礼仪,整顿和完善了组织制度,完善了道教的官升制度。 被誉为“山相”的陶弘景,有着丰富的著作,包括道教神学理论的建构、神仙谱系的整理、炼丹修行的总结以及古代医学和古代化学等。

人物道家代表人物是谁_道家重要人物_道家代表人物

在唐朝,因为唐朝皇帝姓李,而道教创始人太上老君也据说姓李(称为:李二,当然也有李旦的记载),所以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他开始与道教发生关系,认为老子是李氏的祖先,后来将道教列为国教。 唐高宗时期,尊太上老君为:太上轩辕皇帝,唐玄宗时期,尊为:太圣祖高尚金阙轩辕皇帝,并亲自批注道德经。 由于唐代道教的兴盛,出现了以潘士政、司马承祯、吴云、张果、叶法山等为代表的道教人物。道教在当时的士大夫中也盛行。 李白也自称“九剑仙”。 贺知章也辞去官职,出家为道。 张志和自号玄真子。 唐代也是女道士最多的朝代之一。 光公主有十几位,其中包括唐玄宗的姐妹:进贤公主和玉真公主。 等等,还有鱼玄机、李野等。

五朝十国时期,出现了以钟离权(汉朝钟离)、吕洞宾为首的内丹派。 其著作有:《中禄道集》、《灵宝辟法》等,强调在体内炼丹,化生圣胎,最后化为人身。 杨神与他的身体分离,永远存在。

北宋石建吾、彭霄、陈抟等人发现陶曜、张伯端撰写《悟道篇》后,炼丹术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人物道家代表人物是谁_道家代表人物_道家重要人物

北宋时期,宋徽宗信仰道教。 他不仅注释了《道德经》,还称他为“道主”、“道帝”。 北宋时期有很多道教名人:

陈抟:字土南,小号扶摇子。 他以睡眠能力而闻名。 据说他可以睡几个月。 精通《老子》、《周易》等书,创作了《无极图》。 据说他还创制了紫微斗术,对北宋理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大,周敦颐的太极图是从无极图衍生出来的。

张无猛:他还以精通黄老之学、周易而闻名。

陈景源:我注释过《老子》、《周易》、《庄子》以及很多道家书籍。

张继先:张道陵第三十代后裔。 他多次受到徽宗的召见,也是当时道教的领军人物。

宋、金、元时期诞生了许多教派。 有的发展至今,有的已经成为历史。 以下是当时比较主流的教派:

北宋时期,有两大派别。 一是传统派系,以龙虎山为中心的正天师派,以茅山为中心的上清派,以格枣山为中心的灵宝派。 新的宗门分别称为:神霄宗、青微宗、东华宗、北帝宗、酆都宗、东岳宗、景明宗等,最后合并为正一宗。

金元时期:这一时期主要有太乙教、道教、全真教三个。 另外两个的资料太少了,这里就不提了。 这里只讲以王者(重阳子)为首的全真道教。 )是由一个外国人在终南山的一个山洞里得到丹药修行而创立的。 这个洞穴被称为活死人之墓。 后来他在山东传教时,收马钰、丘处机等七人为弟子。 他们被称为全真七子,侯丘处机西行,找到了成吉思汗,劝说他停止杀戮。 后来全真教成为蒙古元朝的国教之一。 后来全真道士张三丰下山祈雨,被当时的元皇帝重新忏悔。

到了元朝时期,世界上基本上只有两个主要的道教流派,一个是以北方为主的全真派,一个是以南方为主的正一派。

经过发展,我们来到了明朝。 当时基本上以全真派和正一派为主。 由于朱棣以真武帝的名义发动了靖难之役,所以朱棣即位后,将武当山建立为明朝道场,负责明朝的事务。 一切祭祀事宜,以全真教为主的武当山成为国教。 然而武当山教主张三丰下落难寻,神迹频传。 明太祖、成祖派人寻找却找不到他,成了一个谜。 后来,嘉靖皇帝信仰道教,提倡修仙。 他宠幸道士,宠幸邵元杰、陶仲文等人,赐号正一。 当时严嵩是著名的庆慈宰相。 此时,正一成为主流,负责一切道教事务,掌管天下。 正一第四十三代传人张玉初掌管三山符,撰写了《道教十规》。

清代,由于满族信仰藏传佛教和萨满教,道教衰落。 直到正一石道元和楼金恒的出现,正一才开始复苏。 清代中叶,全真教也有复兴,成为第一道教。 第七代律师王昌岳,全真派开始全面复兴。

随着清朝的灭亡,时间来到了民国。 民国初年,全真派陈明非出任北京白云寺住持,建立以全真教为主的民国中央道教。 第十二代天师张元旭组织中华民国道教联合会,以正一派为主。 后来,随着日本侵略者的入侵,道教各派纷纷出来抗战。 结果他们一出来就再也没有回去。 他们在战争中丧生。 道教弟子众多,道教开始衰落。 后来,天师府迁往台湾。 后来在道人的努力下,从张氏后裔中选出了新的天师,一直发展到现在。

以下是道教界的现状及政策:

新中国成立至“文革”结束的中国道教

新中国成立后,对旧社会道教中存在的一些不合理制度和陋习进行了改革,道教焕然一新。 中国道教协会的成立,实现了全国道教的大团结,广大爱国道士开始共同努力发展道教。 道教受到反右斗争、大跃进、人民公社等政治运动的影响。

解放前,道教充满了浓厚的封建气息。 对道士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改革封建宫观经济,废除道教封建残余,同反动道教划清界限,是新中国道教的一项重大任务。 。

新中国成立后,广大道教徒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共产党的领导。 他们自发成立学习小组,开展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时政政治研究,发表《反帝爱国宣言》,开展支援抗美援朝战争捐款活动。 各道观签订《爱国公约》,遵守国家政策和法律,主动取消与国家法律相抵触的规定; 按照国家对农村土地的指示和土地改革、城市房产改革的精神,对封建经济进行了相应的改革,走上了以劳动生产为主的自给自足的道路; 成立了宫殿民主管理委员会。 道教界也主动与各种反动道教社团和其他秘密宗教划清界限。 通过宗教制度的民主改革,整个道教界面貌焕然一新,道教的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1956年夏,沉阳太清宫住持岳崇岱、四川青城山长道观易心英、道士陈一宁等23位道教界知名人士发起倡议。并联系全国道教人士,倡导成立中国道教协会。 与此同时,“中国道教协会”成立。 道教协会筹备委员会”。这一倡议立即得到了全国道教人士的热烈响应,也得到了人民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关心。1957年4月8日,来自山寺、道教、道教的92名代表全国学者齐聚北京,召开中国道教界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宣布中国道教协会成立,选举全真派、正统派会员,中国道教协会第一届理事会于由道教领袖组成,岳崇岱当选为会长,会议地点在北京白云关,会议制定了《中国道教协会章程》,确定了中国道教协会的性质是爱国主义道教团体。其宗旨是:“联系和团结全国道教人士,继承和发扬道教优良传统; 在人民政府领导下,热爱祖国、保护祖国,积极参加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和保卫世界和平的运动; 协助政府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中国道教协会的成立,实现了全国道教人士的大团结、大团结。

1978年,在宗教问题上,党中央制定了一系列宗教工作政策,提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措施。 道教社会整治工作有序、有步骤地完成。 在新时代党和政府宗教政策的指引下,我国道教宗教活动蓬勃发展,人才培养成效显着,道教研究蓬勃发展,并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开展对外友好交流。各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气象。

1980年5月,中国道教协会恢复工作后不久,召开了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会议确定了今后道教工作重点,修订了中国道教协会章程,选举产生了中国道教协会第三届理事会。 这次代表会议是道教历史上一次重要的会议,使道教走上了正常的发展轨道。

中国道教协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后,部分被占用的道观逐步回归道教界自行管理。 岳崇岱、王新安、向元礼、李景臣、李立山等道教中上层爱国人士得到平反,陈一宁、易新英、孟明辉等中国道教协会领导人的名誉得到平反、蒋宗翰被恢复。

改革开放至90年代初,中国道教协会举办了五期“道教知识培训班”和一期“道教知识培训班”,共培养了206名道教人才,其中大部分已成为道教骨干力量。当今道教界。 1990年5月,中国道教学院正式成立。 它是中国道教历史上第一所近代学院,标志着道教人才培养迈上了新的台阶。 目前,全国道教界已设立10所道教学院,开设讲经、寺观管理、道医养生等多个专业,涵盖硕士、本科、专科三个层次。 目前,道教院校教材统一编写、学位授予、教师职称评定等工作正在稳步推进,道教院校规范化建设不断加强。 在全国道教界的共同努力下,初步建立了以公馆负责基础教育、省、市、县道教协会开展短期培训、道教学院提供短期培训的道教教育体系。职业教育。 道教界人才短缺的状况得到有效改善。

一是注重依法依规办学,维护道教合法权益。 改革开放以来,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支持下,全国各地积极推动恢复道教活动,保障房产,开放和修缮道教活动场所。 1984年,经国务院批准,北京白云寺等21座全国重点寺庙对外开放。 随后,全国道观逐步恢复开放。 目前,依法登记的道教场所8200多处,在政府宗教事务部门登记的教职人员近3万名。 更多站点和人员正在注册中。 道教界注重提高运用法律思维和法律方法做好道教工作的能力,依法申请旗帜、标志等知识产权保护,用法律手段解决使用“城市”等问题。以“神”为商标牟取暴利,伤害了道教界人士的感情,依法处理,教学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

组织全真教受戒、正一派受戒等大型教育活动,规范传承教法体系。 道教界曾于1989年在北京白云观、1995年在四川青城长昌观、2002年在辽宁千山五龙宫、2016年在湖北武汉长春观等地举办过全真教受戒活动。 共有1000多场出家活动。 子受三大戒。 1991年和1995年,海外正一宗封山活动和内地正一宗封山活动分别在江西龙虎山寺汉天师府举行。 截至目前,已累计举办海外封圣活动26场、内地封圣活动9场,共有港澳台及海外弟子6000余人,内地道士2600余人受封。 暂停了数百年的江苏茅山祭祀清祖坛的活动也在积极筹备中。 恢复戒祀活动,对于继承传统、规范传承、坚定信仰、正道教、树立形象发挥了积极作用。

道教是道教信仰的外在表现,关系到道教的整体形象。 道教界高度重视道教风俗建设,持续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处理佛寺道观管理有关问题的意见》等中央部门政策文件,出台了多项政策,整顿道教习俗,加强宫观管理,取消商业文件,倡导各地宫观开展文明焚香、合理放生野生动物,创建和谐道观、生态道观、文化道观。 制定印发《道观章程》和《关于道教协会和道观负责人带头加强道教建设的若干意见》,鼓励各地道教协会、道观制定实施办法在中共中央统战部和中共中央统战部组织的全国三场和谐寺院、寺庙、教堂评选中,因地制宜清理名录,严格、务实地开展道教建设国家宗教事务局共有153个道教团体和83名道士受到表彰。

恢复道教传统,举办道教讲座。 2008年以来,道教界已在山东崂山、河南嵩山、湖北武当山、陕西华山、山东泰山、重庆、辽宁凤凰山等地举办了八场道教讲座。 共有150余位道士讲经。 。 道教界还组织了优秀传教士讲经队伍,巡回全国各地基层道教宫观,指导当地道教界开展讲经活动,进一步推动道教界恢复学经、解经、讲经的传统。 开展道教讲学,对道教继承传统、培养人才、适应时代、服务社会发挥了积极作用。

积极开展道教学术研究,大力弘扬道教文化

开展道教学术研究是道教界近年来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1980年5月,中国道教协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作出“进一步开展道教研究,把道教研究作为今后的工作重点之一”的决议。 1987年,原内部不定期出版的《道教协会学报》改为公开发行的季刊《中国道教》,1999年改为双月刊。 1989年,成立道教文化研究所,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道教学者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进入新世纪以来,为适应新时代信息传播的特点和趋势,中国道教协会先后创建了中国道教协会网站、微博、微信平台,丰富了道教传播渠道。文化。

多年来,道教界在开展道教研究、弘扬道教文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中国道教协会编撰的《中国道藏》,是自明代《道藏》以来,对道教经典的第一次系统化、规范化整理。 被誉为当代中国文化史上和道教史上的一件大事。 目前正在编写的《中华道教大藏经》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并被列为国家“十三五”重大文化工程。 《道医集锦》、《道教精要》等大型丛书也即将出版。 此外,中国道教协会还组织编写了《老子集》、《道教词典》、《道教文化之旅》丛书等,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影响。

道教界举办了许多有影响的道教文化活动。 自2001年起,已在我国大陆、香港、台湾、新加坡连续举办十六届道教音乐演出。 国内外众多道教乐队参与其中,为传承文化、展示精品、培养人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002年以来,在上海、福建、湖南、江西等地举办了四届道教思想与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研讨会,取得了丰硕成果。 同时,还举办纪念道教祖师老子诞辰和王重阳诞辰900周年活动,并与当地道教界合作举办成都道教文化节、鹰潭道教文化节、广东道教文化节等。节、湖南道教文化节、武当山大兴六百周年大典等。2016年,首届道教文化艺术周在吉林省吉林市举办,探索全面展示道教文化魅力的新方式。

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开展公益慈善活动

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寺庙在维护文物古迹、保护和改善寺庙周边生态环境、救灾济贫、修行等方面,自给自足,发挥自身优势。医疗,支持当地学校,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他们在其他方面也做出了积极贡献,受到当地政府和群众的好评。 In 1993, the Taoist community held for the first time a commendation conference for advanced collectives and individuals who are patriotic and religious. It was proposed at the meeting that "the Taoist community's contribution to society should be regarded as a central task, and a new trend of learning from the advanced, encouraging the advanced, and commending the advanced will be set off in the Taoist community across the country."

The Taoist community actively carries out charity activities. After major disasters such as the catastrophic floods in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and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they promptly organized prayer meetings and donations of materials and materials to contribute to disaster relief efforts in a unique Taoist way. In 2003, we joined forces with Taoist circles at home and abroad to establish the "Chinese Taoist Ecological Forest Base" in Minqin County, Gansu Province to control deserted sand and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Since 2012, the China Taoist Association and other national religious groups have jointly launched the "Religious Charity Week" activity. At the same time, they have officially launched the "Lighting the Heart Lamp Charity and Aiding Medical Brightness Activity" project, which has so far assisted more than 10,000 people in 8 provinces. Children with eye diseases.

While the influence of public welfare and charity is increasing day by day, the Taoist community has taken the initiative to absorb the experience of modern public welfare and charity and explore ways and methods of public welfare and charity that are in lin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society. In December 2015, the China Taoist Association issued the "Guiding Opinions on the Taoist Community's Charity and Social Service Activities" to promote Taoist philanthropy towards formalization and professionalization. In 2016, the China Taoist Association officially established the Shangshan Charity Fund.

In order to actively respond to the party and government's call to vigorously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the Taoist community has held four China Taoist Ecological Protection Forums, and the China Taoist Association has formulated and issued the "Eight-Year Plan f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the Chinese Taoist Community (2010-2017)" Outline Opinions. At the 1995 World Summit on Religions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the 2009 Windsor Ceremony jointly organized by the World Relig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Foundation and the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 representatives of my country's Taoist circles issued declarations introducing Taoist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ncepts and specific plans, which gained It is highly recognized by all major religions in the world. Through the joint efforts of my country's Taoist circles, Taoist concepts such as "the unity of nature and man" and "Tao follows nature"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popular.

Actively establish and expand communication channels and deepen external exchanges and exchanges

The Chinese Taoist Association and the Chinese Religious and Cultural Exchange Association have jointly held four international Taoist forums in Xi'an and Hong Kong in 2007, Hengshan Mountain in Nanyue, Hunan Province in 2011, Longhu Mountain in Yingtan, Jiangxi Province in 2014, and Wudang Mountain in Shiyan, Hubei Province in 2017. . The four forums have distinct themes, substantial content, and distinctive features. They have been fully recognized by the central leadership and widely praised by all sectors of society, and have enhanced the international influence of Taoism. The first forum had representatives from 17 countries and regions, and by the fourth forum this number had increased to more than 30 countries and regions.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exchanges between the Taoist circles in the mainland and those in Hong Kong, Macao and Taiwan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frequent and extensive. Multiple groups are organized for exchanges and visits every year, and carry out activities in the areas of friendship mechanisms, cultural research, charity, talent training, and Taoist activities. comprehensive exchanges and cooperation. For example, in 1993, the China Taoist Association contacted famous Taoist temples in the mainland, Hong Kong and Taiwan and held the Luotian Dajiao Ceremony at Baiyun Temple in Beijing. Later, the Luotian Dajiao was held in 1998 in Taipei's Guide Palace, in 2001 in Mianshan, Shanxi, in 2007 in Hong Kong, and in 2012 in Hubei's Wudang Mountain. Many temples and temples in Hong Kong, Macao, Taiwan and mainland China participated in the activities. In July 2005, at the invitation of the "Chinese Taoist Federation" in Taiwan, the mainland Taoist circles formed a 96-member performance troupe and went to Taiwan to hold the "Cross-Strait Taoist Concert". The three tours were well received by Taiwanese compatriots. Since 2006, the China Taoist Association has cooperated with Hong Kong Peng Ying Xian Guan to organize young Taoist priests from the mainland to attend summer training courses at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every year. Beginning in 2014, under the initiative of the China Taoist Association, an annual New Year gathering mechanism for Taoist circles in mainland China and Taiwan, and between the mainland and Hong Kong and Macao has been formed.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Taoist community has established contacts with Taoist organizations and academic organizations in more than 40 countries on five continents. Since 2012, the China Taoist Association has held the "Tao Xing Tian Xia" activity, and has successively carried out Taoist lectures, Taoist cultural exhibitions, Taoist music and martial arts performances and other activities in Italy, Germany, the United States, South Korea, Thailand, Belgium, the United Kingdom, France, Japan and other countries. Present Taoist classics such as "Chinese Taoist Canon" (thread-bound edition) and "The Collection of Laozi" to famous local libraries and universities to enhance foreign people's understanding of Taoism. The Chinese Taoist Association initiated the World Taoist Federation, which received positive responses from Taoist organizations in various countries (regions). This will be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religious organization registered in our country. The fourth is to strengthen mutual learning among civilizations. The Taoist community actively sends delegations to participate in international religious conferences such as the World Conference on Religions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e Millennium Conference of Religious and Spiritual Leaders for World Peace, the Conference of World and Traditional Religious Leaders, the World Conference on Religions for Peace, the Asian Conference on Religious Peace, and the World Alliance of Religious Leaders Conference. Express the views of the Taoist community on issues such a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ligious dialogue, and world peace. Through exchanges and dialogues, the proposition of "natural harmony, human peace, and religious harmony" advocated by Chinese Taoism has been widely recognized by major religions in the world, and has contributed positively to the construction of a harmonious world and a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