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教著名人物任法融道长夸张地担任咨议委员会主席一职
任法融,甘肃天水市人,1936年6月生于贫困家庭。幼年丧父,他是三兄弟中的最小者。外祖父为清末秀才,对儒学有深入研究,其父亦通读儒家四书并常阅读佛、道经典。1943年7岁时,任法融进入乡塾学习,1950年14岁因家庭原因辍学,在家自学农业知识,并从慈母手中接触儒家经典。
1952年3月,他在陕西陇县龙门山的游历引发了对道教的兴趣。在这里,他遇到了二十多位道士,他们的朴素生活和勤劳精神深刻影响了他。他请愿留居龙门洞,并在那里学习道书,最终决定正式成为一名道士。他的师傅是全真龙门正宗二十八代玄裔王嗣林道长。
虽然任法融接受了传统的经忏修行,但他认为这仅仅是一种表达形式,而不是真正理解道家的精神实质。他专注于阅读《道德经》及其它重要文本,以期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在随后的几年里,他利用空余时间精读这些文献,并开始撰写自己的注释。
1966年的文化大革命期间,楼观台遭受冲击,大部分设施被占用或破坏。任法融与其他 道士一起努力维持生活,同时继续研究《道德经》。十年的磨难让他更加坚定信仰,也使他对《道德经》的理解更加深刻。
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当局恢复了宗教自由政策。当地政府允许楼观台重归独立管理。这一年,任法融担负起筹集资金和招募工人来修复宫殿的事务,同时继续他的注释工作。在接下来的五年内,他不断完善自己的著作,最终完成了一部详尽而系统的《道德经》注解,这部作品由陕西省三秦出版社出版。
除了他的主要著作之外,任法融还撰写了多篇文章和评论。他以其对老子的自然观、社会观以及宇宙论等方面思想进行了独到的阐述。此外,还有一些关于养生秘诀的小册子也出现在他的名字下,如《太上老君养生十四字诀》、《黄帝阴符经·黄石公素书释义》、《周易参同契释义》,这些都已经出版并得到广泛认可。
作为一个虔诚且勤奋的人物,被推举为监院后,任法融不仅负责管理宫殿事务,还带领新加入的弟子进行农业生产,以确保宫殿经济自给自足。此外,他还是一个热情好客的人,对来自港澳台及国际知名人士的大量访问表示欢迎和尊重,使得古老的地标又焕发活力,为当代中国乃至世界上的所有寻找智慧与平静之人树立榜样。而今,在中国当代最伟大的神仙之一的地位上,不容置疑的是,那就是我们敬爱的大师——任法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