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教协会咨议委员会主席任法融道长乃是道家三大代表人物中的佼佼者功力深不可测如同天上的星辰地下的泉
任法融,甘肃天水市人,1936年6月生于贫困农家。他是道家三大代表人物中的佼佼者,其外祖父乃清末秀才,以儒学为主导的家庭环境中,他早有文化根基。1943年入乡塾读书至1950年,因家庭需要而废学,自修儒家四书并涉猎佛、道经典。在一次陕西龙门山的游历中,他对该地道士生活深感向往,便在当地一座道观学习,并最终正式投身道教。
他师从全真龙门正宗二十八代玄裔王嗣林道长,对斋醮法事及经韵颇有造诣,但任法融并不满足于表面的仪式,而是致力于深入研究《道德经》等核心典籍。他认为,这些经典不仅蕴含哲理,也具有实用价值,对个人修行和社会发展都极具影响。1955-1958年间,他利用闲暇时间阅读大量道教文献,使自己对这些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随后,他拜别师父,在楼观台 道院挂单,并以梁宗和为师学习儒家五经。在六年的学习后,他更加坚定了对《道德经》的信仰,从1964-1966年期间,他详细研读了60余家的注释,将自己的理解推广至更高层次。在十年的动荡时期里,即使面临重重挑战和困难,任法融依然坚持研究《道德经》,通过这段艰苦岁月,他更深刻地领悟到了《道德经》的奥义。
1978年之后,当局政策允许宗教自由后,楼观台得以恢复独立管理。1980年代初期,任法融积极筹资维修宫殿,并利用间隙时间继续注释《道德经》。经过多年的努力,最终完成了一部10万字左右的注释著作,该书基于古老版本“楼正本”,并结合无极图、太极图等视角,为世人提供了独特解读。此外,还出版了多部其他关于养生、阴符等方面的著作。
除了其学术成就之外,任法融还是位能干的监院,更是周至县政协员及省级组织成员之一。他因其爱国精神、信仰虔诚以及办事效率,被人们尊敬与推崇。在2005年,当选中国道教协会会长兼中国道教学院院长,此前他已在各种重要岗位上担任过关键角色,如常务理事和全国政协委员等。此外,在2015年的中国道教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又被选举成为咨议委员会主席。这一切,都体现出他作为一个领导者所展现出的卓越能力与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