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真经注疏道教文化语录之二十一 - 人物篇
达生之情者,不务生之所无以为;生之所无以为者,分外物也。达命之情者,不务知#1之所无奈何。知之所无奈何者,命表事也。
夫人之生也,各有素分,形之妍丑,命 之修短,无非命也。故达生於性命 之士,其性灵明照,不以物累,为己事务也,一生命 之所注心,是智虑所不能及,以为不足为而不可不为者,其为不免矣。
养形必先以#2物,为己身养,而物有余则伤其身。夫颐养身形,不宜过度于积聚,有余而养卫不足,则世间多见。此乃守形太甚,因而失道。
夫世间人皆以为养形足以存生,但不知寿夭去来非己所有,而深沉悲哀。所以当放任自然,与天地合一,以成就生命的真相。
凡事若能弃却世俗与虚幻,与彼更变,更往更来,便是尽了道德的至理。而要弃却虚幻与离开身体,却又难于登天。在此,当顺应自然,让万物自由发展,即可达到生命的真谛。
然而世间人多次错在追求外界的事务和欲望上,却忘记了内心的平静与本真的生活。当我们明白了这一点,我们便可以远离烦恼、忧愁,并且找到真正的人生意义。这正如子孙问关尹:“至人潜行不室,其心虚。”这就是指到了一种超越尘嚣、融入大自然中去的人境界,那样的人就能自由自在地活着,就像水一样随波逐流,没有任何束缚或牵引,只是纯粹地存在着,这才是真正的人生的状态。
当我们能够这样做时,我们就会发现自己已经超越了人的范围,与天地同体,从而获得了终极的宁静与快乐。这是一种超越时间和空间、形式和质料的大觉悟,它使得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和充实,因为它让我们从内在深处感受到宇宙的一切活动都是连贯统一的,因此一切都成为可能,都值得尊重,每一个瞬间都是宝贵的礼赞给予我们的生命带来的奇迹和美好。如果你能够理解并践行这些哲学原则,你将会发现你的生活被赋予了一种新的意义,一种关于如何认识自我、如何处理关系以及如何面对挑战的心灵力量。你将学会怎样保持内心平静,在不断变化的地球上稳定下来,你将学会怎样让自己的精神世界强大起来,使你能够在这个复杂多变的大舞台上展现出最好的自己。这就是《南华真经》中提到的“道”,它教导人们如何通过接纳一切,将自己融入到宇宙中的伟大计划中去,从而实现个人解脱和全面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