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中国各地传统民居深圳的客家建筑活化石之谜
在深圳的龙岗大道上,沿着布吉关向东行走,你会发现南湾街道的观祥古寺如同一座修复后的佛教圣地,散发着静默与庄严。横岗街道的茂盛世居即将迎来修缮,它是客家、广府和南洋文化风貌的完美融合。而位于龙岗街道鹤湖新居,则被公认为“客家建筑活化石”,它不仅保存得最为完好,也是了解客家先民生活方式的最佳窗口。
龙岗地区拥有众多客家文化遗产,其中文物登记点超过500个,政府认定的文物保护单位达222处,其中省级保护单位有两处——鹤湖新居和茂盛世居,而区级保护单位则有四处。这里还有许多规模宏大的古民居,有近160间面积超过800平方米的大屋,还有37间面积达到3000平方米以上的大型住宅,这些都集中分布在龙岗、横岗、龙城等区域。
鹤湖新居位于罗瑞合社区,是一座始建于1817年的古宅,距今已有196年的历史。最初由名叫罗瑞风的人从粤东兴宁迁至此地,他是一位小商贩后来成功致富并建立了这座宅邸。这座房子经历了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并经过三代人的扩建,最终形成今日的样子。当时,这里环山临水,有一个清澈甘甜的小塘吸引了白鹤聚集,因而得名“鹤湖山”,也就是现在所说的“鹤湖新居”。
典型的一栋完整客家建筑由主体建筑、本院及禾坪月池三部分构成,而鹤湖新居占据25000平方米,其中15000平方米用于主体建筑。大门雄伟壮观,可分为内围和外围两部分。在内围正方形设计中,一期后又增加了梯形外围二期。院落布局错落有致,被誉为“九天十八井十阁走马廊”,这些都是特有的客家民宿特征。
目前, 鹤湖新居已经成为深圳市重要的地标之一,是研究城市历史、文化和民俗以及建筑学提供宝贵资料的地方。此外,还有一套复原单元房模拟早年生活,使我们更深入了解到当时普通平民家庭的情况。而房间里的各种收藏品,如劳动工具、生活用品及族谱等,都生动展示了婚嫁习俗和生产活动,让人仿佛穿越回那个年代。
然而,不同的是,没有窗户并不仅因为采光通风的问题,而且出于安全考虑,由于墙高6余米厚约1米,用土夯筑而成非常坚固,并且墙上开设望窗与枪眼,以及女儿墙中的过道,即著称的走马廊,为防御性结构增添了一层安全保障。
除了鹤湖新居之外,“茂盛世居”也是另一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其历史可追溯到190多年前,是目前保存最完整的一座guest house,以其精细巧妙的手工艺品,如骑楼拱门樘门巷道木雕彩绘等展现出包容开放的心态。在2002年被评定为广东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在正在进行全面修缮工程以恢复其昔日辉煌。
最后,在平湖街道凤凰山国家矿山公园半山腰,一栋欧式风格的小洋楼吸引着目光,那便是刘铸伯所建守真园,与港督花园相媲美,但由于时间流逝,现在只剩下破败残迹。但计划中将对其进行修复,将再次见证这一段沉淀已久但依然闪耀着韵味丰富历史故事的地方,从中领悟 龙岗深厚底蕴与独特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