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蓝道家思想网
首页 > 道家思想 > 道家学派的影响者与继承者

道家学派的影响者与继承者

在中国哲学史上,道家学派以其独特的思想体系和实践方法深刻影响了后世。道家的核心理念是“无为而治”,强调顺应自然、内心修养和对宇宙规律的理解。以下是一些后世有关道家学派的人物及其对该思想体系的贡献。

张载

张载(1020-1073年),北宋时期哲学家,以其著作《张子》中提出的“性”论著称于世。他认为“性”即天赋之德,是人与自然界的一种共通之处。这一观点与道家的追求天人合一、顺应自然有着密切关系。

郑玄

郑玄(127-200年),东汉时期儒生兼道士,以注解古代经典著称,他在注释《易经》时融入了许多道家的元素,如阴阳五行以及太极图象等,这些都体现了他对道家思想的理解和尊重。

陈抟

陈抟(906-970年),晚唐至五代初期佛教大师,也是 道教七真之一。他将佛教中的禅宗修炼法门,与道教相结合,创立了一种新的修炼方法,即“静坐”。这种静坐法不仅能够达到心灵上的平静,还能达到一种超越尘世烦恼的心灵境界。

王维

王维(701-761年),唐代诗人、书画家,因其诗歌作品被誉为“诗仙”。他的诗作常常体现出一种超脱尘俗的情怀,对待世界有一种淡然自若的态度,这正是受到道家的无为而治原则影响所致。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年),南宋时期文学家,以豪放激昂闻名于世。在他的词作中,不乏流露出对于生活的大彻大悟,以及对于人生的感慨,这些情感表达也反映出他对前人的文化传统,特别是包括道家的精神追求的一定的认同和吸收。

周敦颐

周敦颐(1017-1073年),北宋时期政治人物兼哲学家,在《致仕文》中提出“山水可爱”的观点,强调要从事务中抽身远离,用简单朴素的事物来寻找内心世界的平衡。这一点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做是对古代黄帝时代崇尚简朴生活方式的一个继承,并且体现了一个更高层次的人生态度。

标签:

猜你喜欢

行大道者止于至善的意思 时光清浅处的回...
在时光清浅处,我们曾经拥有过无数的梦想和希望。那些年,我们的心跳如同激动人心的鼓点,每一次深呼吸都是对未来的期待。那么,回望过去,这些梦想又是如何逐渐变迁...
无为而无不为的例子 无欲无求的女人...
在我们这个充满欲望和追求的时代,无欲无求的女人似乎是极为罕见的一种存在。她的存在就像一抹淡淡的颜色,在喧嚣的世界中显得格外突出。她们不追逐金钱,不争名利,...
郭继承如来到底来没来 无为而治顺应自...
在中国古代哲学中,《道德经》是孔子弟子列子的著作,被认为是儒家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全书共有81章,每一章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智慧。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
大道至简是一种境界 无为而治天下之...
无为而治:天下之至宝与治国之妙术 无为之治的哲学根源 在古代中国,孔子、老子的思想深刻影响了后世的政治理念。孔子主张“仁政”,强调君子的德行;老子则倡导“...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