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之光藏族的燃灯节
藏族的燃灯节:少数民族之光
1、节日概述
又称“五公节”,在藏语中被称为“葛登阿曲”,这是一年一度的宗教活动,源自于纪念佛教改革家宗喀巴大师的逝世。每年在藏历十月二十五日举行,这一天是全藏族人民共同庆祝的重要时刻。
人们会穿上传统服饰,在寺院前高声诵读“六字真经”,向神灵祈愿并磕头。此外,村庄中的男人们骑着马带着柏香树枝,前往村边的神塔进行煨桑仪式,并向空中抛撒印有狮子、虎、大龙和鹏鸟图案的小旗。随后,他们为寺院僧侣和全体村民表演马术,并跳起锅庄舞。老人则坐在看台上享受晚宴,由歌手唱颂祝愿歌,而艺人们则通过说唱传统长诗和格萨尔王故事来娱乐大家。在圆月升起时,全体人员携手回家,与亲朋好友共度美好夜晚。
2、节日含义
燃灯节不仅仅是一个庆祝活动,它还承载着深厚的情感意义和历史背景。一种说法认为,当宗喀巴大师去世前一年,他曾应邀帮助建设白居寺,但他没有及时得到消息,因此他的继任者克珠杰只能用牛蹄代替酥油灯,以此作为超度亡灵的一种善举。这段历史也反映了当时信息传递困难的情况,使得各地过燃灯节的日期有所不同。
尽管如此,克珠杰仍然成为格鲁派第三任领导人,他撰写了《宗喀巴传》,使得其老师的事迹广为流传。他不仅立下了巨大的功绩,而且确保了格鲁派在藏地的地位。
因此,无论是在康区还是其他地方,无论是按照农历还是藏历,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要以自己的方式来纪念这一重要的人物,同时也为了超度亡灵而举行相关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