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蓝道家思想网
首页 > 道家故事 > 苏轼 黄州寒食诗帖

苏轼 黄州寒食诗帖

《黄州寒食诗帖苏轼撰诗并书,墨迹素笺本,横34.2厘米,纵18.9厘米,行书十七行,129字,现藏故宫博物院,一说存私人手中。无款及年月,实际上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那时苏轼因宋朝最大的“乌台诗案”受排斥,贬谪黄州团练副使,在精神上感到寂寞,郁郁不得志,生活上穷愁潦倒,在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作了二首五言诗

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

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

黄州寒食诗帖》彰显动势,洋溢着起伏的情绪。诗写得苍凉惆怅,书法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境况下,有感而出的。通篇起伏跌宕,迅疾而稳健,痛快淋漓,一气呵成。苏轼将诗句心境情感的变化,寓于点画线条的变化中,或正锋,或侧锋,转换多变,顺手断联,浑然天成。其结字亦奇,或大或小,或疏或密,有轻有重,有宽有窄,参差错落,恣肆奇崛,变化万千。难怪黄庭坚为之折腰,叹曰:“东坡此诗似李太白,犹恐太白有未到处。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黄州寒食诗跋》)董其昌也有跋语赞云:“余生平见东坡先生真迹不下三十余卷,必以此为甲观”。《黄州寒食诗帖》是苏轼书法作品中的上乘,在书法史上影响很大,元朝鲜于枢把它称为继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祭侄稿》之后的“天下第三行书”。

标签:

上一篇 目录 下一章

猜你喜欢

女人怎么才能无欲则刚 中国书法艺术的...
中国书法作品赏析心得,作为一门古老而又深邃的艺术形式,它不仅仅是对文字本身的一种美学追求,更是一种文化精神和民族智慧的体现。在欣赏中国书法作品时,我们可以...
道家老祖宗在剁猪菜 三月三的苗族民...
苗族的传统文学艺术:一场多彩的声乐盛宴 在苗族文化中,音乐是如此重要,以至于它被视为一种语言,是表达情感和故事的独特方式。他们的民间文学,不仅包含了文字,...
国家公布修仙真实存在 云南自然景观中...
藏族节日众多的原因 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金沙藤 发布时间:2012-03-02 为什么藏民族会有这么多节日?主要有四个原因: 一是自然条件的因素。被世人...
普通人怎么去当道士 你看过中国十大...
客家文化之美:探索画中客家建筑的魅力 在客家文化的广博面纱下,客家建筑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厚的历史价值,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那么,当我们目睹那些精致的小...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