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创始人之谜神仙太守鲍靓
鲍靓,亦名静,晋代道士,字太玄,以“禀性清慧,学通经史,修身养性,学兼内外,明天文河图洛书”著称。原籍东海人(今江苏省邳县以东至海人),约生于公元260年。他多次奉命征战,不仅官至黄门侍郎、南海郡太守,还带着独生女潜光赴任。在任期间,他创建了广州的三元宫,当时称“越岗院”,后来经过多次重修改名,最终在明万历年间定名为“三元宫”。鲍靓是汉司徒鲍宣之后,被尊为神仙太守。
据《晋书》等记载,从小他就显示出非凡的聪明和好学之心,对道教和儒家典籍都有深入的研究。东晋元帝大兴元年,他在蒋山遏真人的指导下学习炼丹和尸解等高深道法。当西晋王朝南迁到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市),鲍靓也搬到了最近的丹阳,在那里开设了一所讲堂教授学生。他见识过一位沉稳勤好数年的葛洪,并将女儿鲍姑许配给他。随后,他被调往广东南海担任太守,而葛洪则前往罗浮山继续他的修炼。
尽管年龄已逾百岁,但鲍靓依然保持着精力充沛,一直致力于政务和仙术研究。在晚上,他会乘坐由两只鞋变成的小燕子飞向罗浮山,与葛洪探讨仙术。此前或传说他在七十岁左右便能尸解,或说他得道后还回到丹阳,在石子岗上安息。但无论如何,都流传着一个故事:当有人试图盗他的墓时,只找到一把大刀而已,因为鮑靓已经成仙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