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蓝道家思想网
首页 > 道家故事 > 民居故事丨燕翼围的社会功能与特点探究

民居故事丨燕翼围的社会功能与特点探究

我站在燕翼围的墙边,回望着这座始建于清顺治七年的古建筑,它不仅是江西省龙南市杨村镇的一个历史见证,也是对民居特点和作用的一次深刻探究。

从外观看,燕翼围呈现出一道坚固的城墙,高14.3米、长41.5米、宽31.8米,是现存最高、墙体最厚的客家围屋。它以大门和厅堂为中轴线的砖木结构方形围,为防御而设计,每层有34个房间,共136间房,不同楼层相互连接,对角四边有炮楼,每层都设有枪眼。

在社会动荡的明末清初,这样的民居成为人们寻求安全避难之所。赖福之因战事外出的经历,让他明白了“高筑墙,广积粮”的重要性,因此决心建造这样一座坚固的围屋。他请名师工匠开始采购材料,并历经三代27年才终于完工。这座围屋不仅保护了赖氏家族,还成为了后人对抗自然灾害和侵袭者的堡垒。

关于“燕翼围”的命名,有三种说法。一种认为取自《诗经直解》中的“贻厥孙谋,以燕翼子”,寓意为子孙筹谋;一种认为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从上空看似一只展翅飞翔的燕子;还有一种传说周玉衡题写此名,以比喻夫妻恩爱。

在这里,我也感受到了主仆间的情谊。在避乱时期,赖福之带着金银珠宝逃往黄塘高围,但朋友背叛了他,只有仆人暗中帮助他保全财产,最终惨死。而赖福之返回后,将池塘水抽干找回财宝,并祭祀先祖前先祭仆人,这份敬意被后代继承至今。

两座不同的民居——关西徐老四青少年时常来远嫁杨村女儿家的故事,以及他日后追求发大财做大屋的心愿,最终结成了美好的婚姻。此后的29年,他苦心经营,最终营造了一座比原有的更宏大精美配套的大型圍屋,但未能亲身见证其命名,因此被称作“新圍”。

这样的故事,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风貌,更展示了不同时代的人们对于生活品质与安全保障需求的一致追求。作为一个文物,它不仅是一段历史,更是一个窗口,让我们从现代视角去理解过去,那些简单却坚韧的人们如何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世界。

标签:

猜你喜欢

道教的学说 道德与法律的根...
在我阅读了《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观》这本书后,我对道德与法律之间的关系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这个主题让我开始思考,为什么我们需要这些规范,以及它们如何影响我们...
适合发朋友圈的佛系句子 无为而治古代智...
无为之用,源于道家哲学 在道家思想中,无为并非意味着不作为,而是指一种内在的自然状态,即顺应自然、不强求。这种观念体现在政治和管理上,就是通过最小化干预来...
无欲则刚怎么解释这个词 觉醒自我通过每...
人生感悟的重要性 在忙碌和喧嚣的现代生活中,许多人可能会忽略了对自己的内心世界进行反思。然而,对于想要深入理解自己、提升个人成长的人来说,探索人生感悟和每...
适合发朋友圈的佛系句子 经济困境下的女...
经济困境下的女性求助之路——关于化缘的思考 在一个繁华都市的角落,人们匆匆走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和梦想。然而,不同于那些自信满满、步履轻快的人群,有些...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