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教协会咨议委员会主席任法融道长具有深厚的道家家思想被誉为现代道教界的领袖人物
任法融,甘肃天水市人,1936年6月生于贫困农家。他深受外祖父清代秀才的儒学影响,与父母一起阅读佛道经典。1943年入乡塾,1950年因家庭需要弃学回家务农。1952年在陕西龙门山遇到道士,自此对道教产生了浓厚兴趣。在龙门洞道院中,他学习道书并最终决定修行。
任法融师从全真派二十八代玄裔王嗣林道长,他却不愿成为传统的经忏道士,而是致力于读研《 道德经》和其他重要文本。他认为这不仅能理解哲理,还能为个人及社会带来益处。在三年内,他利用零碎时间精读多部重要文献。
1957年他离开龙门洞,在楼观台道院挂单,并拜见梁宗和道长作为新师。随后他又学习儒家五经,并在1964-1966期间深入研究《 道藏精华录》中的注释。这段时期的文化大革命期间,他继续坚持种地生活,同时仍旧专注于对《 道德经》的研究。
1978年的政治转折后,楼观台恢复了其原有的管理状态。1980年代初期任法融筹集资金进行维修,并花费5年的时间重新整理《 道德经》的注释。这部作品基于古老版本“楼正本”,经过三次修改,最终完成10万字版并出版。
除了这项巨大的著作之外,任法融还写下了四部其他关于中国古籍的解释。他以一位虔诚的全真派身份,用自己的信仰与智慧来阐述这些古典文本。此外,他还是一个经验丰富且组织能力强的监院,为当今中国宗教界的一名杰出人物而闻名遐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