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养的道家高人中国道教协会咨议委员会主席任法融道长乃是天地间修炼之极品神通广大功力深厚
国家养的道家高人任法融道长,自幼丧父,在甘肃天水市度过了一个贫穷而充满挑战的童年。其外祖父为清末秀才,对儒学有深厚的造诣,这种影响使得任法融在家庭中接受了儒家的教育,并且对佛、道经典产生了浓厚兴趣。1943年,他进入乡塾学习,1950年因家庭原因被迫辍学,但仍然坚持自修儒家四书。
1952年,任法融到陕西陇县龙门山游历,不仅见证了这里美丽的自然风光,还受到当地道士们朴素善良和勤劳工作的感染,最终决定留在这里学习道教。在师傅王嗣林道长指导下,他精通斋醮法事及韵律,并将主要精力投入到读书研究上,以期通过修炼达到延年的目的。
196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楼观台遭受冲击,大部分设施被占用或破坏,但任法融仍坚持在困难环境中生活和修炼。他利用这段时间更深入地理解《道德经》的哲理,并决心用自己的注释来传承这些智慧。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政府重新认真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使得楼观台恢复到了自己手中。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他不仅重建并维护了这个古老的地方,还利用间隙时间继续撰写《道德经》的注释。1987年的冬天,他完成了第三版注释,这部作品以“楼正本”为底本,被誉为一部结合古代智慧与现代解读的杰作。
任法融不仅是一位深研《道德经》的人,也是全真派的一名虔诚信徒,其著述包括四部重要作品:《太上老君养生十四字诀》、《黄帝阴符经·黄石公素书释义》、《周易参同契释义》,以及他的代表作——十万字级别的大型注解《 道德经释义》。
除了文学创作之外,任法融还是一位经验丰富的管理者,在1984年被选举为楼观台监院后,便投身于管理宫观事务、培养新一代弟子等工作。他的事业发展迅速,不久便担负起更多责任,如成为周至县政协员、第四届中国道协常务理事,以及1992年的中国道协常务理事和中国道教学院副院长等职位。此外,他还曾担任过多个全国政协委员和民宗委副主任等角色,是当时享有盛誉的人物之一。
2015年的六月份,当他作为中国国籍最具代表性、高水平达到的顶尖人物之一,被选举为了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咨议委员会主席,这标志着他成为了国家养出的真正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