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蓝道家思想网
首页 > 道家经典 > 武宣仙城书院现代民居建筑图片展现古韵与物品间的和谐共存

武宣仙城书院现代民居建筑图片展现古韵与物品间的和谐共存

在广西来宾市武宣县城东南角(现为县教师进修学校内部),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由知县郑高萃创立的仙城书院,最初有院舍3间。随后,清乾隆三十九至四十年(1774-1775年),知县顾芬和彭日龙相继扩建中座、头门以及学舍12个。这些学舍分布在院内左右两侧,每侧有6个房间,与书院建筑并排等长,左边是西厢房,右边是东厢房,这里聚集了众多学习文艺的学生。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随着科举制度的废除和对旧式书院改革的趋势,周维宗和覃世扬等人与士绅们共同商议,将书院改造成了县高等小学堂。教室的大部分建筑采用青砖黛瓦面宽12米、进深31.15米、高8.20米,有上下两个座层之间原先有一片天井,以便收集雨水,为古代建筑中的“四水归堂”提供了一种实用功能。两座正梁上分别刻记了不同修缮年代,上座正梁上的字样记载:“大清光绪七年的岁次辛巳孟冬赐进士出身同知衔知武宣县事熊继轩鬓图邑绅民重修。”下座正梁上的字样则记载:“大清光绪十三岁次丁亥仲夏补用州署武宣县知县刘风纪赞绅民重修。”

该书院还有一个静谧的大厅,其房顶梁结构采用重拱替木承接设计,即结实稳固而不易倒塌。在古籍中曾记录称,“乾隆四十六年,该书院聘请黄衮担任山长,他以讲学著称,并且最负盛名”。黄衮是一位品行端正、善于讲经学的人物,他曾任新兴主簿,是一名在乾隆三十九年的甲午科文举人。

1913年,该校更名为公立武宣中学,并开始招收初中生和简易师范班,同时增加了校园内的教学设施,比如后面的平房、一栋二层砖木结构楼,以及东西两栋各自也有二层砖木结构楼。这些建筑增设使得学校能够招收高中生,并形成了现在所见的地理环境。

作为明朝及清朝科举考试的地方,仙城书院共计130多年的历史中,一共培养出了160多位考取各类科举的人才。在当今社会,这些历史遗迹已经转变成了小学生们嬉戏玩耍的地方,而我们通过蓝炳培先生的摄影作品,可以感受到那份丰富而又微妙的情感氛围。

标签:

猜你喜欢

万物之始大道至简全文 静夜思绪林深色...
色彩的抒情 在这幅名为《静夜思绪》的色彩画中,艺术家以一种独特而细腻的方式运用了颜色的层次和对比,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深邃思考的氛围。画面上,从浓郁的地...
道德经原文全文下载 道家十大经典书...
道家十大经典书籍之旅:探索古代智慧的源头 在中国悠久的文化历史长河中,道家思想作为一种深厚的哲学和宗教体系,对中国乃至世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道家的核心理...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出处原文 中国画艺术的魅...
中国画作为一种悠久的艺术形式,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从唐代开始,中国画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和理论体系。在欣赏中国画时,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其外在美,...
道德经原版全篇 道德高地上的守...
选择的道路:一名医生的道德困境 在一个偏远的小村庄,李明是一位年轻有为的村医。他每天都在这里用自己的双手挽救着生命,却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道德挑战。村里的一...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