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蓝道家思想网
首页 > 道家经典 > 南华真经注疏无所住而生其心无为而无不为之人卷二十一

南华真经注疏无所住而生其心无为而无不为之人卷二十一

达命之情者,不务知命之所无奈何。命之所无奈何者,命表事也。夫人之生也,各有素分,形之妍丑,命之修短,奚及贫富贵贱,愚智穷通,一毫已上,无非命也。故达命於性命之士,性灵明照,终不责於分外,为己事务也,一生命之所锺者,都智虑之所无奈何也。

养形必先以物为本,而物有余而形不养,有其分限,不可无涯。故几鄙之徒积聚有余而养卫不足者世间常见。而有生必先离形,而形不离则生亡相继矣。

生来不能却,其去不能止。不我制,则无为有怀于其问。故生死去来委于造物妙达斯原,无所恶。

悲夫!世人以为养形足以存生,因弥养而弥失。此寿夭去来非己所以制,而世俗人不知此理,以食多资货厚养其身妄谓足以存生深可悲欺。

然而養身果不足以存精,使精乃能移,与化俱;精又再精反以相天,是谓能守;与自然和合,是谓能成体;散则成始,是谓能变;迁转任化,与物俱迁,是谓能远;返本还元辅自然和合是谓能静。

至人潜行不室,其心虚故御群实,此老子抱道德怀德久居函谷关令尹真人,以道自居,不为物境障碍等虚室空而无塞。本亦作空字。

蹈火不热行乎万物上而不栗,此至适故无不可耳非物往可。但冥寒暑一高卑心不恐惧,请问如何至此?

是纯气守非知巧果敢。这保守纯和气养于性澹心致此,不关运役心智分别诈勇次果敢得此。我告汝至言凡貌象声色皆物与彼俱同何足远亦何足先至乎?唯当非色非声绝视绝听超貌象外在万 物 之先 也。

若得是穷者 物焉得止焉,此至极圣人方将处心虚澹度量宏博终 不滞世问藏乎 无端纪纲游 万 物 之始终终始 是造化圣 人 任 自然境遨 游造化场一 性饰二 气爱 元 德 一 合 与 自然 通 物 所造

若是 则 天全神未却 物 奚自入焉 此斥前圣选 外 事 情 无折 若醉 头 坠 车 且疾 不 死骨 节 同 人 骨 疾 病 异 神 全 乘 坠 知 死 生 惧 入 胸 中 故 選 外 事 情 无 折

彼 得全 於 酒 犹 如 是 而况 得 全 於 天 然 其 冥 矣 圣 人 藏 天 莫 能伤 也 圣 人 藏 光 塞 智 天 境 故 物 莫 能伤

复 条 不 折 模 干 干 将 镇 娜 报 娜 非 事 折 以 无 心 虽 有 恢 心 者 不 怨 飘 瓦 飘 落 瓦 中 人 莫 怨 由 无 情 是 以 天 下 平 等

凡 不 平 由 有 情 故 无 攻 战 乱 無 杀 戮 刑 者 由 此 道 也 未 来 大 矣

标签:

猜你喜欢

大道至简无欲则刚后一句 探索道教哲学的...
道教是一种源远流长的哲学体系,其产生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至今仍然广受欢迎。它以“道”为核心概念,对宇宙和人生的理解具有独特性。以下我们将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
道家心经全文 道家文化的精髓...
天人合一:探索道家哲学中的自然与内心之和谐 在古老而深邃的中国文化中,道家文化以其独特的哲学思想和生活方式影响了数千年。道家的精髓体现在“天人合一”这一理...
儒释道经典书籍 重温黄帝内经探...
在浩瀚的古籍中,道家十大经典书籍无疑是我们深入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的宝库。《黄帝内经》作为这十大经典之一,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医学的著作,它更是集儒、道...
道家两个字名言 道家智者列出最...
在中国古代,道教作为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宗教信仰体系,不仅包括了丰富的神话传说、修炼方法和仪式,还孕育出了众多杰出的思想家和哲学家。这些人不仅对道教理论产生...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