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真经注疏感情里的无欲则刚之探究人物篇第二十一
达生之情者,不务生之所无以为;生之所无以为者,分外物也。达命之情者,不务知#1之所无奈何。知之所无奈何者,命表事也。
夫人之生也,各有素分,形之妍丑,命 之修短,奚及贫富贵贱,愚智穷通,一毫已上,无非命也。故达生於性命 之士,性灵明照,终不责於分外,为己事务也,一生命 之所锺者,都智虑之所无奈何 也。
养形必先以#2物,而物有余而形不养则 有其矣;物称其生,而我亦足矣,有余则伤?所以遗弃 #3过甚,则亡失全生的道也。
此乃世间人皆不知的道理:世人都以为养 形足以存身,但其实并非如此。寿夭去来,是天地 的安排,我们应顺其自然,不为外界的事务扰乱心神。此乃真正的养生法门。
然而世间的人们,却往往被欲望和执着蒙蔽了眼睛,他们沉迷于追求名利、享受感官 pleasure,这些都是分外的纷扰,没有必要。如果能明白这一点,就会明白许多事情其实是不需要我们去干预的,只需顺其自然就好。
因此,当我们追求内在平静和自我提升时,我们应该放下那些多余的心念与欲望,让自己回到本来的状态,即那份纯净而自由的心灵状态。这就是“无欲则刚”的真谛——当我们没有过多的情感投入或是对外界事物的执着时,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本质,并且在生活中保持一颗平和、坚定的心态。这正如古人的教导:“不为别人留下痕迹,也不为了任何东西活。”这意味着我们的生活应当是独立自主,不依赖于他人的认可或是某种成就,以达到真正的自由与满足感。
总结来说,“无欲则刚”是一种内省精神,它要求我们超越个人的渴望和偏见,将注意力集中到内在世界上,从而获得一种更深层次的人类存在体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通过简化生活中的复杂性,从而找到真正意义上的宁静与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