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蓝道家思想网
首页 > 道家经典 > 道家强学说坐忘七阶修真之道教文化探究

道家强学说坐忘七阶修真之道教文化探究

在道教中,讲述性命双修的经典众多,《坐忘论》作为一部知名且易懂的作品,是修行者追求得道自然而然的重要指南。这篇文章将分为七个部分,从敬信到得道,每一步都详细阐述了祖师留给我们的修炼层次,以及我们在实践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第一步,敬信。要想获得长生永恒,我们首先需要对大道持有虔诚的信仰。大道不是简单地烧香拜神,而是借助于神仙言行来理解自己的人生意义,也就是找到“我是谁”的哲学答案。在 道教中,这被称为自然、自性。因此,遵从规则行事,就是遵循自然规律。如果每个人都能遵守规则,那么天下万物和谐、天下安宁。

第二步,断缘。绝尘缘,不为俗事所累。一提到断缘,有些人可能会感到反感,但实际上,它并不意味着放弃基本需求,而是要减少那些超出了身体承受能力范围的妄欲,将心境保持纯一,以清静的心面对复杂世界。

第三步,收心。心是枢机,如果心在哪里,大道就在哪里。祖师说,“学道之初,要须安坐,收心离境。”意思是在开始学习时,要先安静下来,把身外攀附的情感与欲望剥离,让内心回归纯净无垠。

第四步,简事。万事合于大道,便自然而简。不再过度关注外界琐碎的事情,而是专注于了解哪些事情符合大法的原则,不做没有益处的事物,如酒肉绸缎等俗世诱惑,只会让人的精神受到干扰,使人产生攀比、嫉妒、仇恨等情绪,这不利于修炼,更非普通善良之人应有的模样。

第五步,真观。不迷外物,只观察大道玄妙。当我们能够真正地观察到事物本质,并且不再迷失在外界繁华之中时,我们就能实现真正的智慧。这需要的是一种超越欲望和偏见的心态,用一种更高层次上的视角去看待一切现象。

第六步,泰定。身如枯木、心似死灰,一切皆宁静。大约已经达到了长生久视的地位,但这还不足以达到与天地合一的大成。此时需要进一步提升至“泰定”状态,即像泰山般稳固平静,无需刻意追求或防备,因为已经达到了一个极致状态,没有什么可以打扰它了,即所谓“坐忘”。

最后一步,则达到“得道”。关于此阶段,本文不作深入解释,只留待有缘修炼者自己去体验。但无疑,在经过前六个阶梯之后,当你完全融入宇宙本源,与天地合一,你便已达到了最终目标——得到解脱与悟透生命奥秘的一种状态。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小节都是通向完美境界的一环,都蕴含着深远意义,对任何寻求内省与自我提升的人来说,都值得深思熟虑并付诸行动。

标签:

猜你喜欢

天道酬勤出处全文 国产品质之选4...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消费者对于商品品质的追求日益提高。如何让消费者信任并选择高品质的商品成为了企业发展中的重要课题。在这一背景下,国精产品48X国...
道德经第二十章感悟 道家文化中的智...
老子是中国古代道家哲学的创立者,被后人尊称为“道德经”的作者。他生活在春秋时期,传说中他曾担任过周朝的宰相,但因其独特的治国理念和不满政治纷争而辞职。老子...
道德经前20章原文 天道之谜悟透者...
天道之谜:悟透者眼中的宇宙奥秘是什么? 在浩瀚的宇宙中,存在着一套普遍适用的规律,这些规律被称为“天道”。不论是星辰、山川还是人间,每一个现象似乎都遵循着...
道德经害人不浅 道家三大代表人...
老子、庄周与张道陵:探索天人合一的智慧 在悠久的中国文化史中,道家思想占据了一个极为重要的地位。其核心理念是“天人合一”,即宇宙万物和人类心灵之间存在着一...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