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蓝道家思想网
首页 > 道家经典 > 南华真经注疏心如止水无欲则刚之人论

南华真经注疏心如止水无欲则刚之人论

达生之情者,不务生之所无以为;达命之情者,不务知命之所无奈何。夫人之生也,各有素分,形之妍丑,命之修短,奚及贫富贵贱,愚智穷通,一毫已上,无非命也。故达生於性命之士,性灵明照,终不责於分外,为己事务也。

养形必先以物,有余而形不养者有之矣;物称其生,则足矣,有余则伤?夫颐养身形,以用物为本,而物有分限,不可无涯。故几鄙之徒,积聚有余而养卫不足者,有世间矣。

弃世则无累,无累则正平,与彼更生,更生则几矣。付之一切日新,则尽道玄妙也。

事奚足弃而生命奚足遗?弃事则形不劳,遗生命则精不亏。此所以遗弃于自然,也是顺应天道的行为。

夫至人潜行不室,其心虚故能御群实。蹈火不热,使万物皆得以存活。不为外境所动,所以能免于忧患和死亡的纠缠。

圣人藏乎自然中,是纯气守持自己的真我,不受外界影响。在此状态下,他能够与大自然合一,无论是高低、盛衰、荣辱,都不会被动摇,因为他已经超越了这些变化。

凡有貌象声色者皆为物,其心与天地相连,在万变中保持着一致,如同造化中的第一原理一样。他既不是因为欲望去追求,也不是因为恐惧去逃避,而是顺应着大自然的法度生活,因此他的内心深处,没有任何烦恼或痛苦,只是一片宁静和自在。

圣人通过观察万物,从它们的起始到终止,看到了所有的一切都是由造化力推动的。而他自己又如何呢?他虽然身处其中,却没有受到任何变化的影响。这就是为什么说他“从造化中来”,并且“回到源头”。

当一个人的内心达到这样的境界时,他就像醉酒的人一般,即使坠车也不怕死,因为他的精神世界已经超出了普通人的范畴。他对待一切都像是看客一样,看着世界运转,但却并不参与其中,这样做,他的心灵就不会被扰乱或损害,所以即使在最危险的情况下,他也不感到恐惧或悲伤,因为这都是属于别人的问题,而不是他的。这就是为什么说他选择性的放弃了那些可以引起冲突和斗争的事业,以及那些可能导致杀戮和刑罚的事情,这样的选择让整个社会变得更加平静安定,没有战争和刑罚需要担忧。而这一切都源自于这种没有私欲、没有恐惧的心态,它使得这个世界变得更加完美无瑕。

标签:

猜你喜欢

道家都看什么书 静听岁月狂舞人生
静听岁月,狂舞人生 修行的诗句 在这漫长的人生旅途中,我们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修行之路。有些人选择的是内心的探索,通过对哲学、宗教或是文化等深层次的学习来寻...
道家吃苦的名句 老子和庄子的思...
在中国哲学史上,老子和庄子是道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他们的著作如《道德经》和《齐物论》,至今仍然深受人们推崇。在漫长的历史时光里,这两位伟大的思想家留下了...
四书五经指的是什么书 道家的核心理念...
在中国哲学史上,道家学派是一支独特的思想流派,它以“道”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和最高实体,强调顺应自然、内省自我、无为而治等哲学观点。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老子...
道家名言精髓十一句 道德经的智慧百...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中国古代文化中有许多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他们各自留下了丰富的思想财富。《道德经》是其中的一部杰作,是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也是中国传统...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