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蓝道家思想网
首页 > 道家经典 > 卷下答鲁问第六无能子

卷下答鲁问第六无能子

无能子从父之弟鲁,求学于无能子。无能子曰:何学?曰:学行学文。无能子曰:吾不知所以之其言。曰:行行也,行其心之所善也;文仪也,饰其所行之善也。丧者本乎哀,哀行也,齐缞之服、祭祀之具;文也礼者,本乎敬,敬行也。升降揖让,文也。乐者本乎和,和行也,陶匏丝竹,文也。文出於行,行出於心,心出于自然,不自然则心生,心生则行薄,行薄则文缛,文缛则伪,伪则乱,乱则圣人所以不能救也。夫总其根者不求其末,专其源者不寻其流,汝能证以无心,还其自然,前无圣人,上无玄天,行与文在乎无学之中矣。 鲁他日又问曰:鲁尝念未得而忧,追已往而悲,得酒酣醉,陶然不知今,则不能忘乎酒矣。无能子曰:汝之忧、汝之悲,自形乎?自心乎?曰:自心。曰:心可睹乎?曰:不可睹。无能子曰:不可睹者,忧悲之所生也。求忧悲之所生且不可睹,忧悲何寄哉?忧悲无寄,则使汝遂其未、得还其已往,又将谁付耶?今汝随而悲忧之,是欲系风擒影也。汝无忧悲之所寄,而有味酒之陶然,不能自得,反浸渍於麴蘖,岂酿器乎?

标签:

猜你喜欢

老子道德经十五章 探索道家真人的...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道教作为一股强大的思想与文化力量,深刻影响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道家的实践者们,以“真人”自称,他们是对自然和宇宙有着深刻理解的人...
道德经1一81章全文解释译文评论 情感里的无欲则...
无欲乃是内心的宁静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常常被外界的诱惑所困扰,欲望如同一条不断波涛汹涌的河流,席卷着我们的灵魂。然而,当我们学会了控制自己的欲望,那份宁...
道教三经典 慈悲为怀坚韧不...
在这个世界上,有着无数的故事和人物,他们以自己的方式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这些人不一定都是名人,但他们却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习的榜样。今天,我要讲述的是一位普...
道教艺术石窟 从儒家到佛家走...
一、儒家“无为”的哲学基础 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无为”这一概念最早源自于孔子的思想。孔子提倡的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治国理政方式,即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