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六色纷飞藏族的燃灯节
藏族的燃灯节:五十六色纷飞
1、节日概述
又称“五公节”,在藏语中被称为“葛登阿曲”,是青海、四川、甘肃等地藏族人民的重要宗教活动,每年按藏历十月二十五日举行,持续一天。人们着装整齐,聚集于寺院前,高声诵读“六字真经”,向佛祖祈愿,并进行磕头礼仪。此外,他们还会骑上马,在村边神塔前展示武艺并放风马,以此来纪念宗喀巴大师。
2、节日含义
燃灯节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庆祝活动,它承载了深厚的情感和历史意义。在传统故事中,克珠杰作为宗喀巴的大弟子之一,在宗喀巴去世前的最后一年,他帮助建设了白居寺。但当消息传达至后藏时,由于交通不便,克珠杰未能及时得到通知。他临时用牛蹄和脂肪油代替酥油灯,这种做法后来演变成了超度亡灵的善举。克珠杰最终成为格鲁派第三任头领,并撰写了《宗喀巴传》,将他的老师的事迹广泛宣扬。
由于信息传递的困难,每个地区过燃灯节的日期可能有所不同,比如康区在藏历10月25日,而拉萨则晚5天。而一些信仰黄教的地方,则根据农历10月25日定期庆祝。这一场面涌现出不同的文化特色,从宁玛派到噶举派,再到萨迦派,每个团体都以自己的方式参与这次盛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