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哲学探索从老子到张载
老子的道德经与自然哲学
老子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道家代表人物,他在《道德经》中提出了“道”的概念,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是一种超越于事物之上的永恒真理。老子主张顺应自然,不强求,而是通过无为而治来实现社会和谐。他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张岱孙的实用主义与修身养性
张岱孙(字潜夫),号潜夫,晚清时期著名思想家、文学家。他在政治、文化、教育等方面都有重要贡献。在哲学上,他倡导实用主义,将孔孟之思融入现代生活,对于修身养性也有独到的见解。他认为人生应当以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的人格和品质。
陈寅恪的文化批评与史学研究
陈寅恪(1890-1969),中国近代史上一位杰出的史学者和文艺评论家。他不仅对古代诗词有着深刻的理解,而且还对当时社会进行了尖锐的批判。他的作品不仅展现了他卓越的文学才华,还反映了他对于时代问题的一种深刻洞察力。
郑玄之辩证法与宇宙观
郑玄(50-242年),东汉末年至三国初期著名儒释道各家的注疏大师之一。在哲学领域,他特别擅长辩证法思考,对宇宙观有一番独到的见解。郑玄认为,天地万物皆由阴阳变化而成,因此提出阴阳五行论,用以解释天地万物生成演变过程中的相互依存关系。
王弼的心理体验与内心世界探究
王弼(约160-约256年),东汉末年的著名士族,其所作《庄子集注》被后世誉为“庄周梦蝶”,是一部非常重要的地位。这部注释不仅展示了王弼高超的大乘佛教智慧,也反映出他对于人性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于生命境界的一种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