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蓝道家思想网
首页 > 道家经典 > 鹊踏枝 冯延巳

鹊踏枝 冯延巳

《鹊踏枝》 冯延巳

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
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双飞去。
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
浓睡觉来莺乱语,惊残好梦无寻处。

作者简介(冯延巳)

冯延巳 (903--960)又名延嗣,字正中,五代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人。在南唐做过宰相,生活过得很优裕、舒适。他的词多写闲情逸致辞,文人的气息很浓,对北宋初期的词人有比较大的影响。宋初《钓矶立谈》评其“学问渊博,文章颖发,辩说纵横”,其词集名《阳春集》。

鹊踏枝·六曲阑干偎碧树翻译及注释

翻译
在绿阴丛中,一座别致、幽静的小楼悄然独立,曲曲折折的栏杆紧紧依偎着碧树,两者相映成趣。春风和煦轻柔,鹅黄嫩绿、如丝如缕的杨柳在风中款款摆动腰肢,摇曳多姿。
春光明媚,晴空万里,游丝袅袅,柳絮翻飞,这已是暮春景象了,正当杏花盛开,娇艳无比之际,却下起了一阵小雨。在如此深重的幽情之中,她不由沉沉睡去,正在睡酣梦甜之际,却被窗外清脆的莺啼声惊起,而美梦也再也无寻处了。

注释
①偎:紧靠着。
②黄金缕:形容嫩黄的柳条,如同丝丝金线一般。
③钿筝:用金翠宝石装饰的筝,玉柱:筝上定弦用的玉制码子。
④海燕:传说燕子来自海上,故称“海燕”。双飞,一作“晾飞”。以上两句是写有人弹起筝来,双燕由帘内惊起飞走。
⑤游丝:指在空中飞扬的虫丝。落絮:指飘落的柳絮。
⑥ 一霎(sha):一阵子。唐孟郊《春后雨》诗:“昨夜一霎雨,天意苏群物。”
⑦觉来:醒来。莺乱语,一作“慵不语”。

鹊踏枝·六曲阑干偎碧树赏析

这首词是拟写闺情之作,全篇以写景始而以情终,景中含情,情又衬景,因而被评为“金碧山水,一片空蒙。”(谭献《谭评词辨》)

上阕从春光写起。“六曲阑干”三句极力描写庭院的春日明媚风景。曲曲红阑,被绿茵扶疏的碧树所环绕;院中的杨柳随风摇摆,如丝如缕的柔条在夕阳的晚照中轻盈飞舞,好一派静谧、优美的景色。一个“偎”字,写出自然景物与人工景物的和谐、亲昵,一个“展”字,写尽了柳条的媚态,词的意境,就在这柔和、清雅的景物中被烘托出。而突如其来的琮琮筝声,打破了这安静的氛围,也惊起了双燕,穿帘而去。由燕子的安居,可知闺中的冷清;由筝声的惊燕,可知声音之激越,弹筝者心情之郁闷也可见一斑。尽管全部是写景,但闺中人独处的难堪之情已经隐约可见。上阕中词人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个角度进行描写,先写筝鸣声之凄婉,再写成双的海燕穿帘而去,所见所闻,勾起词人隐隐的孤独与惆怅之感,为下文进一步抒情做铺垫。

下片抒伤春之情。首三句写词人所见:游丝、落絮、红杏花,这些景物的描写,暗示春之将逝。依旧由景开始,但是“满眼”一词已经凸现了人的出现,是从闺中人的视线和心情来看景了。“游丝”和“落絮”都是经典的春愁缭乱、幽思绵绵的意象,“满”和“兼”字更说明了一种无聊、无奈的心情。这是突然降下的一阵清明雨,打得院中杏花零落。最后一句由春光缭绕归结到春闺的愁思,一个“乱”字说明了心绪之乱,“无寻处”则点出了好梦被惊醒后的烦恼与忧愁。经过这两句一点化,前面的景语全都变成了情语,令人回味不已。

整首词诗人由写景始,由写人终。写景抓住春天的特指,但有富于变化,在变化中蕴含了作者的情感,写人先写人物的行动,把细筝移玉柱,但穿帘双燕却勾起了主人公无限的伤感,成为全词感情转折的基点。再写人物的心理,“惊残好梦无寻处”,直接抒发主人公内心的伤感。整首词写景与写人相互交融,通过穿帘的双燕,乱语的“黄莺”、“游丝”、“落絮”“清明雨”,使人物的心理活动步步呈现,达到了情与景的高度统一,但又含而不露,堪称“金碧山水,一片空蒙。”全词在艺术风格上语言明丽,用意婉曲。

《鹊踏枝》冯延巳 拼音读音参考

què tà zhī
鹊踏枝

liù qū lán gān wēi bì shù, yáng liǔ fēng qīng, zhǎn jǐn huáng jīn lǚ.
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
shuí bǎ diàn zhēng yí yù zhù, chuān lián hǎi yàn shuāng fēi qù.
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双飞去。
mǎn yǎn yóu sī jiān luò xù, hóng xìng kāi shí, yī shà qīng míng yǔ.
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
nóng shuì jiào lái yīng luàn yǔ, jīng cán hǎo mèng wú xún chù.
浓睡觉来莺乱语,惊残好梦无寻处。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标签:

猜你喜欢

王阳明名言十句(精读) 书写国粹展现中...
书写国粹:展现中华文化的艺术之笔 在中国,书法不仅是一种技艺,更是文化的象征,是中华民族智慧和审美的集中体现。每一年的“届国展书法作品”都汇聚了来自全国各...
《道德经》第38章 道德经全解从8...
道德经全解:从81章深度挖掘古代智慧 道德经的创作背景与历史价值 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所著的一部重要著作,其创作时间一般认为是在公元前5世纪左右。在...
老子一生最著名的五句名言 道德经之古今哲...
一、道德经之古今哲思:探索老子智慧的永恒光芒 二、老子的智慧与宇宙的和谐 老子道德经十五章,深刻地揭示了宇宙万物的生长变化规律。这里面蕴含着一种对自然界和...
道家两个字名言 道德经81章深...
一、引言 《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的代表作,也是道家哲学的核心著作。它通过简洁明了的话语,传达了一种超越时代和文化的普遍价值观。这篇文章将从第1章到...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