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蓝道家思想网
首页 > 道家经典 > 莫高窟出土的杂阿含经残叶

莫高窟出土的杂阿含经残叶

B53:13(正)

B53:13(背)

此件文物在敦煌研究院的馆藏编号为B53:13,出土于莫高窟北区第53窟。该佛经正面残存2片,不可拼接,属于同一件文书当无疑。白麻纸,打浆不匀,有筋头,纸较厚,纸较硬。文面下有朱红框线。残存回鹘文21行,正面开始有汉文页码“一叶”。硬笔草书体书写。背面残存21行,文面上有朱红色边框。硬笔手写草书体。为佛经残片。从这两面文中多处夹写汉字分析,此回鹘文佛经当译自汉文本。文书残宽13.1(左),7.7(右),残高11(左),11.3厘米(右)。

该回鹘文佛经残叶,为贝叶式,两面书写,系摘译自汉文本《杂阿含经》第7卷的部分内容。残叶的翻译年代可以定为元代。采用摘取汉文原文中的部分词句直译而成。

《阿含经》为早期佛教基本经典的汇集,一译“阿芨摩”,意为“传承的教法”或“集结教法的经典”。一般认为,此经基本内容在佛教第一次结集时就已被确定,至部派佛教形成的前后被系统整理,约公元前1世纪时成文。现北传佛教有《长阿含经》、《中阿含经》、《杂阿含经》、《增壹阿含经》4部,称四阿含。《杂阿含经》为北传佛教四阿含之一,南朝宋求那跋陀罗译,50卷,共收1362部经。与其他阿含经相比,该经因每部经篇幅短小且“杂碎”,故称为《杂阿含经》。

据专家考证,目前发现的回鹘文《杂阿含经》贝叶式版本,在北京国家图书馆收藏有出自敦煌的残经为贝叶式。但遗憾的是,由于敦煌北区B53:13出土的该叶《杂阿含经》残经已碎为四片,很难确定原件每面书写的准确行数。最后经过专家仔细对照汉文原文,推断出这件回鹘文译文残叶的每面至少应在30行以上。

另外,从该叶回鹘文佛经中多处有修改的痕迹。说明该叶残经属于手稿本。

参考文献:

彭金章、王建军编,《敦煌莫高窟北区石窟》第一卷

张铁山,莫高窟北区B53:13窟出土回鹘文《杂阿含经》残叶研究 ,《敦煌研究》,2001.2


标签:

上一篇 目录 下一章

猜你喜欢

道德经81章全文及译文 五雷诀正确口诀...
悟解天地之道:五雷诀口诀的奥秘 在古老的中国武术中,存在着许多神秘而又深邃的练功方法,其中以“五雷诀”闻名遐迩。它是一种集阴阳五行、四季八法于一体的内外兼...
道教音乐十大名曲 书香绘影探索古...
书香绘影:探索古籍与现代佳作的艺术与价值 古籍鉴赏之道 在传统文化中,古籍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也是文学艺术的宝库。从《史记》到《红楼梦》,每一部作品都蕴含着...
道家的修行境界 一边亲一面膜下...
温柔的抚慰:探索日常护肤中的爱与呵护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护肤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一种保养,而是一种心灵的抚慰。我们在忙碌的工作和琐碎的人际交往中寻找片刻的宁...
老子道德经经典100句 道法自然天人合...
一、天人合一的哲学根源 在对道法自然的理解中,首先必须要探讨的是“天人合一”的哲学根源。这个概念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它强调了宇宙万物之间的内在...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