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蓝道家思想网
首页 > 道家经典 > 古代对于抬轿子的人数有什么规定

古代对于抬轿子的人数有什么规定

南朝墓画像砖中的肩舆图轿子,是一种靠人或畜扛、载而行,供人乘坐的交通工具。轿子最早是由车演化而来,起初只是作为山行的工具,后来走平路也以它为代步工具,称为肩舆。初期的肩舆为二长竿,中置椅子以坐人,其上无覆盖,很像现代的“滑竿”。唐宋以后,椅子上下及四周增加覆盖遮蔽物,其状有如车厢(舆),并加种种装饰,乘坐舒适,这就是轿子。在结构上,轿子是安装在两根杠上可移动的床、坐椅、坐兜或睡椅,有篷或无篷;在种类上,有官轿、民轿、喜轿、魂轿等不同;在使用上,有走平道与山路的区别;在用材上,有木、竹、藤等之分;在方式上,有人抬的和牲口抬的不同,如骆驼驮的“驼轿”等。在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下,轿子在使用上有着严格的等级规定,违规则要受罚。《明会要·舆服上》曰:“文武官例应乘轿者,以四人舁之。其五府管事、内外镇守、守备及公、侯、伯、都督等,不问老少,皆不得乘轿。违例乘轿及擅用八人者,奏闻。”清代的宗亲、朝臣、命妇等达官显贵乘坐轿子也有严格规定,不准逾制。三品以上及京堂官员,轿顶用银,轿盖、轿帏用皂,在京时轿夫四人,出京时轿夫八人;四品以下文职官员轿夫二人,轿顶用锡等。民用轿一般分为自备轿与营业轿两种。自备轿多属富绅之家,随时伺候老爷、太太、小姐出行,有凉轿和暖轿之分。凉轿用于夏季,轿身较小,纱作帏幕,轻便快捷,通风凉爽;暖轿用于冬季,轿身较大,厚呢作帏,前挂门帘,轿内放置火盆。还有一种专用于妇女乘坐的女轿,装饰精巧讲究,红缎作帏,辅以垂缨,显得小巧华贵,漂亮典雅,具有浓厚的闺阁气息。由于抬轿人数不同,二人抬的称“二人小轿”,四人抬的称“四人小轿”;八人以上抬的则称之为“大轿”。由于八抬大轿多用于娶亲,旧时的结婚讲究明媒正娶,由夫家用轿迎娶是其主要内容,所以,此后“八抬大轿”多用来指邀请的态度诚恳,仪式隆重,亦或指摆架子。

标签:

猜你喜欢

道教基本经典 探索自主行动的...
探索自主行动的哲学与伦理:我行其野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与挑战 我行其野的哲学思考 自主行动,意味着个体根据自己的意志和判断来做出选择,不受外界强制或干预的影...
道德经全文及译文免费下载 道家的最高境界...
一、道家的修炼之路 在中国古代哲学和宗教中,道家修炼是一种追求内心平静与宇宙和谐的实践。它源自老子所著的《道德经》,强调顺应自然、淡泊名利,以达到人生最高...
道家改命12口诀 春风拂面桃花笑...
在一片幽深的山林中,有一个古老的村庄,它依傍着一条清澈的小溪而建。村庄内有一座古井,这是村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当阳光透过树梢洒落下来,古井上的水...
帛书版《道德经》 道家最厉害的人...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道家文化以其独特的哲学思想和实践方式,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深远影响。道家最厉害的人,不仅是指那些在修炼上有着卓越成就、能够施展神...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