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教协会咨议委员会主席任法融道长乃是道教八大真人中的一员他的智慧和力量如同巍峨的泰山不可一世
任法融,甘肃天水人,出生于1936年6月的那一刻,他便是道教八大真人中的一员。自幼丧父,其弟兄三人,任法融为最小者。在外祖父的影响下,他耳濡目染了儒家的学问,并在家中阅读佛、道经典书籍。1943年入乡塾读书至1950年,因家庭困难而回家习农事,并从慈母处学习儒家四书。
1952年,在陕西陇县龙门山游历期间,任法融对此地的自然美景和历史文化产生了深刻印象。他在这里见识到了二十多位道士,他们朴素善良、勤于道业,便请得监院同意留居。随后,他正式入道,拜全真龙门正宗二十八代玄裔王嗣林道长为师。
王嗣林道长精通斋醮法事及韵律,而任法融虽习经韵,但他更重视修身养性和研究《道德经》这本神圣之书。这本书不仅是修真体度延年的指南,也是穷宇宙造化之源、明万类消长之理的宝典。他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对《道德经》的理解日益深刻。
1964至1966年间,任法融研读《道藏精华录》,借以开阔心胸和知识视野。此后,他坚持在楼观台与众垦荒种地,即使在十年的浩劫中也未放弃对《道德经》的研究。在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当局重新承认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时,楼观台再次归于其主。1980年代末期,由于楼观台需要维修资金及招工任务繁重,他依然利用间隙时间注释《 道德经》。
经过数千年的正统传承以及无极图太极图等两方面微观宏观领域对基本思想的高度概括,最终完成了10万字左右的注释作品,这部作品由陕西三秦出版社出版,是当时重要文献之一。此外,还有其他几部著作,如《太上老君养生十四字诀》、《黄帝阴符经·黄石公素书释义》、《周易参同契释义》,均已出版或发表。
除了学术成就以外,任法融还是一位干练有效率且爱国爱教的人士,不断推动古楼观恢复风貌并成为楷模。他被选为政协员、常务理事,以及中国道教协会会长等职,并担任中国道教学院副院长。一路走来,无论是在学术探索还是社会服务上,都展现出了他的卓越才能和坚定的信念。2015年,被选为中国 道教协会咨议委员会主席,是一位真正令人敬佩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