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教协会咨议委员会主席任法融道长乃是道家代表作的巅峰之选
任法融,甘肃天水市人,1936年6月生于贫困家庭。幼年丧父,他是三兄弟中的最小者。外祖父为清末秀才,对儒学有深入研究,其父亦通读儒家四书并常阅读佛、道经典。1943年7岁时入乡塾读书,1950年因家庭困难而辍学,在家自修儒家四书,并从慈母口中学习文化知识。
1952年3月,19岁的任法融在陕西陇县龙门山游览期间,被这里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故事深刻吸引。他决定留居此地,与当地道士们一起生活学习。在这里,他不仅勤于农活,还利用闲暇时间研读道教经典,最终被其慈善与智慧所感染,正式投身于道教修行之中。
任法融师从全真龙门正宗二十八代玄裔王嗣林道长,以精通斋醮法事及道教科仪著称。他虽习经韵,但更重视对《道德经》、《南华》等古籍的深度理解与实践,从而将个人修炼与社会责任相结合,为社会带来积极影响。
随后,他在楼观台继续他的研究工作,不断撰写注释《道德经》的作品,最终完成了《太上老君养生十四字诀》、《黄帝阴符经·黄石公素书释义》、《周易参同契释义》,这些著作都得到了广泛认可。此外,他还担任过多个重要职务,如楼观台监院、中国道协常务理事、副院长等,并且多次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及民宗委副主任。
2015年6月,当选为中国道教协会咨议委员会主席,这一荣誉是他长期以来对传播和弘扬中华文化贡献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