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重阳节时的民族风俗举头三尺有神明的来历与文化内涵
在旧时的嘉应州,有三位读书人——张、黄、陈,他们结伴一同去问仙,希望能获得科举考试的前途和路径指引。夜晚,他们都梦到神灵告诉他们:“壁上莳禾归家问老婆。”第二天,他们各自讲述了相同的梦境,只是每个人的解释不同。
黄某回家后,向他老婆询问梦中的含义,他老婆回答说:“墙上不是种秧的地方,不会倒掉。”张某也回到家中提出了类似的问题,其老婆则解释说:“墙上种秧,即使算好了,也有可能跌落下来。”
然而,陈某的老婆给出了不同的答案,她说:“壁上种秧即为高种,这次你一定能够考高中。”果然,那年陈某参加考试取得了五经魁首的成就,而黄某和张某却未能如愿。
这件事情显示了梦兆之事非常奇妙,即使是一句话,但其结果却各不相同,这也是三位读书人命运不同的一例。
传言在旧时嘉应州城,有一位翰林因为去求神明自己的寿命而被告知“寿止灵济”。当时他并不明白这个意思,直到后来州城下司建了一座名叫灵济桥,并请他前往踏桥。这一次,当他看到“灵济”两个字时,就意识到了自己之前求到的那场关于寿命的问题过于迫切。他不久之后果然病逝。
还有一个故事发生在畲江墟,一位上了年纪、留着长胡子的商人经常去供奉观音菩萨的长旺庵进香,以祈求身体健康和生意兴隆。一次,他错过了一个活动,所以提前去了庵里敬祀并请求观音原谅他的迟到。但就在此刻,他的手上的衣纸财宝突然被烧得只剩下一点儿。回到家中,他竟然把自己的胡子刮光了。第二天,在路上遇到了几个歹徒,但这些歹徒没有认出他,因为他们正在寻找那个长胡子的商人。当他们确认不是自己要找的人后,便放走了这位幸运逃脱劫难的人物。这件事让人们相信观音菩萨确实有能力保护信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