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风俗的简短介绍夸张之藏医胚胎学
藏医的胎儿成长之谜:傣族风俗的简短介绍
在遥远的古老时代,中国有着一句流传千年的谚语——“十月怀胎,一朝分挽”。中医对胎儿从胚胎到出生的全过程,都以十个月为准,每一个月份都细致地记录着胎儿的生长变化,如南北朝时期的《逐月养胎方》中的描述:“妊娠一月始胚,二月始资,三月始胞,四月形体成,五月能动,六月筋骨立,七月毛发生,八月脏腑具,九月谷气入胃,十 月诸神备”,这样的记述让我们能够感受到那时候人们对于生命起源和发展过程的深刻理解。
而藏医,更是将这一观察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他们不仅仅是根据天干地支来推算,而是精确地计算每个周日来观察和记录胎儿发育,从形成到成熟,这个过程需要38周时间。在这38周里,每一个小小的变化都被仔细记录下来:
第1周:父精与母血融合,就像牛乳中加入酵母一样,让其获得活力。
第2-3周:胚珠状如凝固乳酪或酸奶。
第4周:团块状,有圆形也有椭圆形,并开始区分男女。
第5-6周:脐带形成,与母体连接,为生长提供必要条件。
第7-8周:眼瞒等感觉器官开始出现。
第9-10 周:躯体上下部分别形成头部、身体轮廓清晰起来。
从第11至第16 周左右,大肠、小肠、胆、心脏等器官基本完成;手足完全形成,但还没有指甲和趾甲。
接下来,是最关键的一段:
17至21 周,对于整个身体来说,这是一个关键时期。肌肉、脂肪组织出现了;韧带和筋膜也显现出来了。这期间,还有骨骼内部所有骨髓全部成立,它们在这个阶段变得坚硬且结实。
22至26 周,是生长速度快的时候。皮肤覆盖全身,也就是说,小宝宝现在已经有一层保护性的皮肤了。这同时也是感觉器官开通的时候,他们可以感受外界的事物了。
27至30 周,那些内脏正在准备好工作。在这些最后几个星期里,我们看到了婴儿的心跳加速,因为它们准备好迎接世界。此外,在此期间,全身大约增加15厘米(大约6英寸),重量增加几乎两倍。
31至35 周,这段时间可能会感到有些不安,因为孩子似乎对所处环境反应强烈。但这是正常的情况,因为他们正在调整自己适应未来的新环境。
36至37 周,这正是在出生的前几天。如果你注意到你的宝贝变得更加敏感或不舒服,那么这很可能是因为他们已经准备好了要离开妈妈的小窝并开始自己的新旅程。
38週,即预产期,可以看到头部转向下方,并准备推进生产室。在这里结束我们的故事,不难看出藏医对于人体发育过程的深刻认识,其科学性在当时已达到了相当高水平,无论从历史还是现代角度来看都是非常值得称赞的一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