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蓝道家思想网
首页 > 道家人物 > 南华真经循本卷之十

南华真经循本卷之十

马,蹄可以践霜雪,毛可以御风寒。齕草饮水,翘足而陆,虽有义读作仪台路寝,无所用之。 郑司农云:古者书仪但为义。仪台,即《郊特牲》所谓台门也。筑土为台,台上架屋,当中为门。因以为宫室之仪。今俗犹称仪门。天文亦有大仪之庭。路寝,正寝也。举仪台与路寝,总宫室之全言之。 及至伯乐,音洛,姓孙名阳,善驭马。石氏《星经》云:伯乐,天星名,主曲天马。孙阳善驭马,故以为名。 曰:我善治马。烧之,剔之,刻之,雒当作□之。 烧,谓烧铁以灼之。剔,谓剔其爪甲。刻,谓刻入其肉。□,谓去其皮节。 连之以羁络头举绊是,编之以皂栈,马之死者十二三矣。饥之渴之,驰之骤之,整之齐之,前有橛饰之患,而后有鞭策之威,而马之死者已过半矣。 橛,口衔也。饰,马镳饰即颔下缨。 陶者曰:我善治埴音炽,又植。陶之壤。圆者中规,方者中矩。匠人曰:我善治木。曲者中钩,直者应绳。夫埴木之性,岂欲中规矩钩绳哉?然且世世称之曰:伯乐善治马,而陶匠善治埴木。此亦治天下者之过也。 吾意善治天下者不然。彼民有常性,识而衣,耕而食,是谓同德。一而不党,命曰天放。故至德之世,其行填填,其视颠颠。当是时也,山无蹊隧,泽无舟梁;万物群生,连属其乡;禽兽成群,草木遂长。是故禽兽可系羁而游,鸟鹊之巢可攀援而窥。夫至德之世,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恶乎知君子小人哉。同乎无知,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谓素朴。素朴而民性得矣。及至圣人,蹩躠为仁,□题去声跂音企为义,而天下始疑矣。 填,实而不虚浮。颠,冥而不晶采。蹩躠,跂足而勉行,故以喻为仁,□跂,企足而强行,故以喻为义。 澶漫为乐,摘音尺僻为礼,而天下始分矣。 澶漫,犹泛滥。摘僻,紏摘其邪僻也。 故纯朴不残,孰为牺樽。白玉不毁,孰为珪璋。道德不废,安取仁义。性情不离,安用礼乐。五色不乱,孰为文采。五声不乱,孰应六律。残朴以为器,工匠之罪也;毁道德以为仁义,圣人之过也。 夫马 再以马为喻,又进一步说。 陆居则食草饮水,喜则交颈相靡,怒则分背相□。 喜则以颈交加相与靡顺,怒则背必分背相与□踢。盖马之相□,各以足向后,故曰分背相□。 马知去声已此矣。夫加之以衡扼,齐之以月题,衡,辕前横木。扼,与轭同,所以扼马颈者。 而马知平声介倪并如字闉扼句鸷曼诡衔窃辔。 介,甲也,战马必带甲。闉,城门也。扼,持也。城门所以扼持奸慝。鸷曼,骄纵也。诡衔,诈为受衔也。窃辔,窃出辔外也。言马习知人情,未被甲而已知甲之端倪,未出城而已知城门之扼处,遂骄纵不可驾驭,诡为受街窃出辔外,有此情状。 故马之知去声而能至盗者,伯乐之罪也。夫赫胥氏之时,民不知所为,行不知所之,含哺而熙,鼓腹而游。民能已此矣。及至圣人,屈折礼乐以匡天下之形,县音玄跂仁义以慰天下之心,而民始□跂好知,争归於利,不可止也。此亦圣人之过也。 县跋者知悬物,而使人跂足及之。

标签:

猜你喜欢

道家两鼻祖 仙踪林父母儿女...
父母儿女一家大联欢仙踪林 在哪里举行这样的盛会? 仙踪林,一个充满自然风光和温馨氛围的地方。这里的山清水秀,绿树成荫,让人心旷神怡。在这样一个宁静而又美丽...
二祖三清四御五老分别是谁 不做事自然有成...
在这个快节奏、高压力的时代,我们经常被告知要努力工作、不断学习、永不懈怠,以便能够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脱颖而出。然而,这种追求更高效能和更多产出的生活方式,...
道家著名人物名字 道家代表人物及...
一、道家代表人物及作品:探秘道教圣贤的智慧与艺术 二、《老子》——道家的经典之作 《老子》是中国古代哲学著作中的杰出之作,作者为庄周(公元前571—公元前...
介绍一下道家学派 在忙碌社会中寻...
什么是无为之人? 无为之人,通常指那些生活态度淡泊、不追求物质财富、注重内心世界的个体。他们往往对外界事务持有一种超然或旁观的态度,不急功近利,不争名夺利...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