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中国三大修真古书中蕴含的藏族原始宗教祭祀习俗之谜
导语:藏族的历史是中国历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作为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其文化与唐朝有着深厚的交流。从10世纪到16世纪,是藏族文化兴盛时期。而在1951年,和平解放后,藏族文化得以更加广泛地传承。
热贡祭祀
“热贡”一词源自藏语,意为金色谷地,这里位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境内,每年农历六月,便会举行盛大的民间祭祀活动。这场原始宗教仪式,以祭神、请神、迎神等内容丰富多彩,而舞蹈则是其核心组成部分,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浓郁的人文景观。
农历六月十七日,“六月会”在四合吉村庄拉开序幕,然后逐渐展开至隆务河流域众多村庄。在不同的村落中,“六月会”的天数也不尽相同,有长达五天,也有仅仅两天。此时,一座座庙宇成为每个村庄的中心,他们供奉着保护本地区及本村的神灵。
这期间,在每个举办“六月会”的村庄中,都有一位或两位名为“拉哇”的法师或巫师,他们扮演关键角色,被视作人与神沟通者的桥梁。他们能使神灵降临并代替它们说话,但不同于佛教中的僧侣,“拉哇”生活方式世俗化,只是在节前几日需保持身体洁净,不接触女性,并进行寺院洗礼及诵经祈祷仪式。
在这些活动中,还存在礼仪性的客演互访,每个舞队由10至20人组成,由“拉哇”带领。当客演队伍抵达异乡时,将被东家所欢迎,并举行隆重迎送仪式,包括茶饭招待。随后双方舞队各自表演,以此向众人展示其独特风采,同时娱悦上苍。
参加者穿着繁复而精致,其中男子戴高筒毡帽配饰装备,以及佩刀;女子则身着鲜艳颜色的传统服饰,与自然宝石相配,使整个场面显得生动活泼又美丽迷人。“以舞娱神”,这是这一系列民间祭祀活动旨在通过古老舞蹈来请求土地五谷丰登、畜牲兴旺以及风调雨顺。这不仅体现了原始巫风遗迹,更是现代民间舞蹈艺术形式中的罕见之处——规模大、参与人员众多且时间长久,这些都是当今难见到的特色。
热贡地区的这种丰富多彩的民间舞蹈不仅服务于愉悦信仰,而且也是保留多神崇拜习俗和维系当地艺术传统的手段,是该地区宗教习惯得以持续发展并不断壮大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