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教协会咨议委员会主席任法融道长乃是道家学说代表人物之首他的主张犹如星辰般璀璨照亮了千秋大计
任法融,甘肃天水市人,1936年6月生于贫困农家。他幼年丧父,与弟兄3人共同承担家庭重担。外祖父为清末秀才,对儒学有深入研究,其父亦致力阅读儒家经典与佛道教书籍。1943年,7岁的任法融进入乡塾读书;1950年,因家庭困难,他废学回家,在母亲的指导下学习儒家的四书,并通过自修增强身体和文化素养。
1952年,19岁的任法融在陕西陇县龙门山偶遇此地之美景及历史上的道士丘处机(长春真人)得道之故事,从而被吸引留居。在龙门洞道院,他见证了20多位朴实善良、勤劳致远的道士生活,这些影响了他的信念,使他决定正式成为一名道士。任法融拜全真龙门正宗二十八代玄裔王嗣林道长为师,并开始学习斋醮等仪式,但他更倾向于探索修身延年的哲理和宇宙造化之源,以期对人类社会产生积极影响。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任法融利用农忙时光专注于研读《道德经》、《南华经》、《四品经》等重要文献。这段期间,他不仅精进心性,还不断思考如何将这些古老智慧应用到现代生活中,为自己的人生寻找方向。此后,他继续深究儒家五经并以此作为基础来理解更广阔的世界观。
随着时间推移,任法融逐渐成为了一个知名的学者和思想家。他撰写了多部著作,其中包括《太上老君养生十四字诀》、《黄帝阴符经·黄石公素书释义》,以及对《周易参同契》的解读。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他的深厚学识,也体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忠诚。
1984年,被选为楼观台监院后,任法融展现出其卓越管理能力,不仅恢复了宫观原有的风貌,还培养新一代青年 道士,并领导他们进行农业生产以维持宫观运营。此外,他还积极参与地方政治工作,如曾被选拔为周至县政协员,以及被选为第四届中国道协常务理事等职位。
1992年,当选中国道协常务理事并兼职中国道教学院副院长,此后他一直是中国道教界的一位重要人物。在2015年的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国道教协会咨议委员会主席,是当今最具代表性的达官高级别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