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的风狮爷一段中国道教名山的寻觅之旅
在金门岛屿的巍峨山脉中,传说着一个故事,那是一个关于风狮爷的故事。他们是金门、琉球群岛等地设立在建物门口或屋顶上的狮子像,用来替人、家宅、村落避邪镇煞。这些石雕狮子的造型,既奇特又生动,每一处都有其独特之处。
不同颜色与造型代表不同的意义
风狮爷缘起 镇风止煞
福建南部风季长,风速高,其中金门一年中东北风长达九个月,每年十月至翌年三月这半年的平均风速高达每秒四米以上。古代金门植被丰富,但自元朝以来,由于大量砍伐森林来发展盐业和受到海盗侵扰以及郑成功后坚壁清野战术,植被遭受破坏,导致了更强烈的风害。当地居民为了防止这种自然灾害,就设立了这些石狮子来镇住狂暴的天气。
造型奇特 以立姿、蹲踞两种为主
在内地,一般都是伏卧着,但金门地区则以单独站立或蹲踞为主。这使得它们显得更加神秘而且特别。在比例上,它们通常四肢显得细小,有些甚至达到385厘米,而最小的一只却只有22厘米。雕刻技巧各不相同,有的是粗糙而精致,有的是细腻但简单。但无论如何,它们都展现出一种特殊的情感共鸣。
多为石雕 精华在脸部
大多数是由石头雕刻而成,其精华正体现在脸部上。眼睛圆润凸出,鼻梁宽阔,大嘴张开露出尖锐牙齿,这些都是它们最显著的特征之一。而背后的装饰则随意变化,有的是简洁明快,也有的是繁复纷杂。
一般不上色 多为单只
虽然一般来说不会涂抹颜色,但是也有红黄色的存在,这让它们更加引人注目。而通常情况下,它们也是单独出现,不同于内陆常见的情形。不过,在一些地方也会看到成双成对或者父子团聚的情景,如那对红黄相间的小父子狮。
这样的寓所里,无论你走到哪里,都能感受到一种历史与文化交织在一起的情感共鸣。你可以从那些静静守望的大眼中,看见过去人们用尽心力保护自己家园的心情。你可以听到那些沉默中的声音,他们似乎在诉说着这个土地上的人们与自然之间永恒的话题——生存与抵抗。而当你走过那些巨大的身躯时,你仿佛听到了他们低沉的声音,那是一种力量,是一种坚韧,是一种永恒!
这样的探索,让我们回想起了那些曾经辉煌而现在已然消失的地方,以及那个时代的人们如何面对自然带来的挑战,并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信仰系统和生活方式。在这里,我们不仅是在寻找一个地方,更是在追忆一个时代,在此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种深深扎根于我们的共同记忆中的东西——那就是我们作为人类所拥有的无限勇气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