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绘声绘色五十六个民族风俗和服饰中的苗族宗教习俗
在中国的五十六个民族中,苗族是其中一员,他们的宗教习俗丰富多彩。过去,苗族信仰万物有灵,崇拜自然,并祀奉祖先。“牯藏节”是他们最重要的祭祀活动,每七年举行一次小祭,每十三年大祭。在农历十月至十一月的乙亥日,这些苗人会杀一头牯子牛、跳芦笙舞,以此来祭祀先人,同时邀请亲朋共聚一堂,以增进感情和家庭和睦。
除了这些传统信仰之外,苗族还相信自然崇拜、图腾崇拜以及祖先崇拜等原始宗教形式。他们迷信鬼神、盛行巫术,并且有些苗族也信仰西方传教士带来的基督教或天主教。东部方言的部分苗族则信仰佛教或道教。
在传统上,苗族对一些巨形或奇形的自然物,如巨石、岩洞、大树、山林等,都认为它们具有灵性,因此顶礼膜拜并以酒肉为供品。此外,他们认为一些自然现象或物体具有神性或鬼性,对于善鬼与恶鬼也有不同的祭祀法度。
在许多地区,人们还相信自然界存在各种精怪,比如牛打转成圆圈,或猪吃猪仔的情况。这也反映了他们对于世界观念的一种特殊理解。在家里,还有一些人造物被当作神明,如土地菩萨、家神等,而龙也是各地米亚族共同敬爱的地方符号。
图腾崇拜方面,也非常普遍,有些地区的人们将水牛或者竹子作为自己的图腾。而祖先崇拜,在米亚社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他们相信祖先虽然死去,但其灵魂永远与子孙同在,因此每逢重大节日都要以酒肉供奉,以及日常生活中随时敬奉。
这样的文化习俗,不仅展现了米亚人的独特性,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