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蓝道家思想网
首页 > 道家思想 > 频有哀祸帖释文

频有哀祸帖释文

《频有哀祸帖》纵24.8厘米,3行,20字。行草书。为东晋王羲之所书尺牍摹本,原作久佚。存世的《频有哀祸帖》摹本收藏于日本前田育德会,为唐代硬黄响搨、双钩廓填摹本。作品行轴线时曲时直、书体时草时行、点画时方时圆,书写风格沉雄跳宕、劲健流纵,体现了王羲之高超的书写技巧和驾驭能力。

频有哀祸帖释文:频有哀祸,悲摧切割,不能自胜,奈何奈何!省慰增感。

频有哀祸帖大意:频有哀祸的事情发生,悲痛如刀一般地切割内心,无法克制和平抑自己(的痛苦情绪),怎么办啊,我已无可奈何。即使安慰,也仍会倍加感伤。

《频有哀祸帖》与《孔侍中帖》之间空白处,钤“延历敕定”朱文御玺三处,与《丧乱帖》等同。日本《墨宝集》称:“昔我国光明皇后,举圣武天皇之遗,献于东大寺大佛,藏正仓院。唐天宝十一年,其中晋王羲之书拓本颇多焉。天应、延历、弘仁之间,渐复尽献于大内。奈世既德久,大半散佚,片断仅存。此所藏者,盖其一。接帖之处,有延历御府之玺。”

“延历敕定”即是“延历御府之玺”。延历是日本桓武天皇的年号,其元年为公元782年。日本学者考订《孔侍中帖》与《丧乱帖》二帖,是《东大寺献物帐》中著录的。此《献物帐》是日本圣武天皇卒后,皇后将其遗物供佛的账目。圣武天皇卒于公元729年。那么,以上王羲之的书迹传到日本时,至少在729年以前。这是王羲之书迹传入日本最早的记载。这些书迹,被视为日本的国宝。


标签:

猜你喜欢

道家经常说的一句话 天地不仁以万物...
老子无为而无不为的智慧:源于何种哲学思想? 在中国哲学史上,老子是道家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著作《道德经》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无为而治”这一理...
道家佛家儒家仙家 微信名道法自然...
随心所欲:揭秘微信名的“道法自然”之谜 在微信这个社交平台上,用户的名字往往不仅仅是简单的昵称,而是一种自我表达和个性展示的方式。尤其是在选择微信名时,有...
诸法无我最通俗是什么意思 文字背后的智慧...
在浩瀚的古籍中,有一部作品被后人尊为“百家争鸣”之始,影响了无数思想家的理论和实践,那就是《老子道德经》。这部书籍以其简洁而深邃的语言,被誉为中国文化的瑰...
道家必看书籍 汉朝道家代表人...
淳朴至尊:揭秘汉朝道家的智者 在古代中国,道家思想深受民众喜爱,它以自然之道、无为而治为核心理念。汉朝是道家文化的鼎盛时期,那里诞生了一批卓越的道家代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