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蓝道家思想网

道教最重要的十三部经典是什么

道教十三经。 这些经典反映了道教的基本教义和各种修炼技术,以及历史上各大教派的思想、信仰和特点,有助于我们对道教有一个全面、客观的认识。

这十三经是:《老子》、《南华真经》、《冲虚真经》、《通玄真经》。 《子》)、《东陵真经》(《抗苍子》)、《太平经》、《太平经圣人密旨》、《抱朴子内篇》、《隐符经》、《长安经》、《救人经》 》、《心印经》、《玉皇大帝经》。

《道德经》(《老子》)

《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李耳)所著的一部哲学著作。 又称《道德经》、《五千言》等,是道教哲学思想的重要源泉,也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杰作之一。 被誉为“万经之王”。

本书原文分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节。 后篇分为第一章至三十七章为《道德经》,第三十八章至八十一章为《德经》。 它以哲学意义上的“德”为纲领,论述修身之道、治国之道、用兵之道、养生之道。 大多数都以政治为目的。 正所谓“内圣外王”。 文字内容深刻、内容丰富。

《南华经》(《庄子》)

《南华真经》是道家庄子的经典著作。 《庄子》又称《南华经》。 这是一部道教经典。 它是战国中期庄子及其弟子所著。 汉代以后,被尊为“南华经”。 并封庄子为南华真人。 他的著作《老子》与《易经》合称为“三玄”。 《庄子》一书主要反映了庄子的哲学、艺术、美学、人生观、政治观等。

南华真人就是战国时期著名道家庄周。 他在唐玄宗时,被谥号“南华真人”,其所著的《庄子》一书也被尊为“南华真经”。 到宋真宗时,又称为《崇虚至德真经》。 宋徽宗年间,追谥庄周为“微妙梧桐真君”。

《冲虚真经》(《列子》)

列子本名李玉口,中国战国时期郑国莆田(今河南省郑州市)人。 黄老道家杰出代表,著名思想家、文学家。 它对后来的哲学、文学、科学技术、宗教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是《列子》的作者。 《列子》中的“天体运动说”、“地震说”、“宇宙无穷大说”等理论,都远远早于西方的同类理论。 天宝年间,唐玄宗下旨,封列子为“冲虚真人”。

他一生清贫幸福,不求名利,不入仕。 他隐居正地四十年,潜心撰写文章二十余篇,十万余字。 《吕氏春秋》和《西子》都说“列子贵虚”,但据《天睿》说,列子认为“虚者无尊严”。 彻底的空性必须忘记一切存在和不存在(空性),消除一切差异,就不会有重要、高低等概念。

《列子》是早期黄老道家的一部经典著作。 它是列子及其弟子及其追随者的著作汇编。 先秦时期就有人研究过。 秦代以后,刘向编撰《列子》时,仅存八章。 到西汉时仍盛行。 西晋王朝受永嘉之乱影响,渡过长江后变得不完整。 后由张展收集完成。 其中,最脍炙人口的《愚公移山》、《无端之忧》、《二孩辩日》、《吉昌学社》、《唐文》等寓言家喻户晓。 被誉为默观造物之讯、发扬黄老隐居、古朴迷人、文辞纵横的幸运。 它是道教原理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列子一向低调。 素有“子列子居正浦,四十年无人识”之说。 可见他真正达到了老子所说的“光与尘和”的境界,所以列子的事迹在历史上也是很少的。

道家经典之作_道家经典著作_道家的经典作品是什么

《通玄真经》(《文子》)

《通玄真经》就是《文子》。 天宝元年(742年),唐玄宗颁布圣旨,封文子为“通玄真人”,尊《文子》一书为“通玄真经”。 道教视其为“四子”真经之一。 北魏李显评价《文子》说季然就是文子。 文子出生于春秋时期,属道家体系,着有《文子》一书。 唐玄宗委婉地将其命名为《通玄真经》,为道教四大经典之一。

刘向的《齐略》收《文子》九篇,《汉书·艺文志》收九卷。 梁阮孝绪的《齐鲁》十卷,《隋书·经记志》、《新唐书·艺文志》皆十二卷。 过去一直被视为假书。 1973年,河北省定县巴家郎村40号汉墓出土了大量简牍,其中就有《文子》一书。 这起公开案件刚刚结束。

《文子》阐释了老子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道”学说,融明、法、儒、墨于一体。 宋濂《竹子编》称其为《道德经》之义。 现存唐代徐灵甫《通玄真经注》十二卷,宋朱汴《通玄真经注》七卷,元杜道坚《通玄真经左义》十二卷。朝,皆列入东神系《正统道藏》玉石配方类型。

本书以老子的话为教义,特别强调以老子的道德理论来治国。 楚平王问,在这个淫乱的世界里,是否可以遵循老子的教诲,他回答说:“有德的人纠正恶而以正,拨乱而以正,化腐朽为简,复兴之。”清净德行,使天下太平,只在一人身上。” 人民的主人就是人民的老师。 在上者,亦有礼于下者。 颜值高了,那么底层就会吃掉它。 上有德,下就有仁义。 下有仁义,则天下无淫乱。”

又曰:“故有道者,天下之德;无道者,天下之贼。人若与天下为敌,即使欲长久,不能成也。尧、舜因此而昌,桀、纣因此而亡。” 。 据说“平王信其言而用之,天下得以治”。 道家对《文子》一书评价很高。

道家经典著作_道家的经典作品是什么_道家经典之作

《东陵真经》(《康仓子》)

《东陵真经》原名“康仓子”。 唐代王士元撰。 它是战国时期人耿多子委托摘录《庄子》等古代政治书籍的著作。 唐天宝仲是道教四子之一。

全书以道为中心,分为“全道”、“用道”、“政道”、“王道”、“臣道”、“贤道”、“训道”、“农道” 》、《军道》。 《道》九篇,可分为上、中、下三卷,也可合为一卷。 原始出处:《正统道藏》洞神书。 参考版本:常熟瞿氏铁琴铜剑塔藏宋代《四部丛刊》第三卷影印本(简称宋本)。

老子之战,有耿、桑、楚之人,亦有陈人。 我学了老子之道,我生活在恐惧之山上。 懂得画臣的人会离开他们,善待妃子的人会远离他们。 扶肿而住于其中,以鞅掌为使。 在那儿住了三年,我害怕了那坚硬的土壤。 后来他游历吴国,隐于灵玉峰附近,得道成仙。 后汉复光张天师、唐代张果老相继隐居,故称张公滩福地。 洞灵寺古建,宋代改为天神万寿宫。

道家经典之作_道家经典著作_道家的经典作品是什么

《太平经》

《太平经》是道教的主要经典。 它阐释了阴阳五行的治国之道,主张散财济贫、自食其力。 据我国《后汉书·项开传》记载:汉顺帝年间,琅琊人宫祀伊阙,献其老师虞姬所得圣书,题为《太平清灵书》。 这本圣书就是东汉原始道教的重要经典《太平经》。

原书分为甲、乙、丙、丁、午、己、庚、辛、壬癸十部分。 每部17卷,共170卷。 如今,道教藏书仅存57卷,其中有唐代鲁求方圆摘录的《太平经潮》10卷,敦煌遗作《太平经目录》1卷。 《太平经》不是一个人一时写成的,而是从西汉末年到东汉舜帝时期长期酝酿的。 这部经的主要内容有四个方面:

1、继承老子的教义和传统的神信仰,重建早期道家神学思想体系,即天人合一的神学思想,提出不朽、神在体内的概念,以及对不朽的追求;

2、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以老子“无为而有为”的学说作为治国之策,提出一套皇帝实现太平的治国之术;

3、关于信徒的修炼方法,提出了斋戒、食气、吃药、养心、回神、针灸、占卜、占卜、禁忌等方法。重视符咒,宣扬服用符咒可以驱邪、求福、祛病。 为了达到病后长寿,要求信徒坚持斋戒、初祷、祈祷、礼拜、念经等活动;

4、提出善恶有报的观念,认为人类恶行过多,灾难就会从天地降临,影响子孙后代。 以此告诫世人,只有多行善积德,信正道,才能避免灾难,达到长生不老。

道家的经典作品是什么_道家经典之作_道家经典著作

《圣王密旨》

经名:太平经、圣王密旨。 原标题为《清同君传》。 据王明《太平经河小千观》载,此经节选自晚唐鲁求方圆《太平经》。 北宋贾善祥《幽龙传》卷四,指《太平密谕》一卷,为宰相清同君所受,曰恪守一法,指的是这本书。 原文出处:《正统道教经典》太平部。

《抱朴子内篇》

《抱朴子内篇》是对炼丹术和养生方的系统总结。 它是一部道教经典,为魏晋时期的神仙道教奠定了理论基础。 作者为金代葛洪,成书于公元317年。《抱朴子内篇》现存版本有:宋绍兴二十二年出版的临安本、正统道教集明代版、罗振玉敦煌石室版、宝言堂密书版、孙星岩平津堂学派版。 中华书局1985年出版的王明的《抱朴子内章注》(增补本)收入《朱子集新编》(第一版),是目前注释最详细的版本。

道家的经典作品是什么_道家经典之作_道家经典著作

《殷府经》

《黄帝阴符经》又称“阴符经”。 有人说是黄帝所写,也有人说是战国时期的苏秦。 现代学者多认为成书于南北朝。 《阴符经》用“易”与“老”联系,李全将其分为“怀神之道”、“富国安民之道”、“强兵之术”。打败”。 全书用比喻来论述养生,愚人不会查其意义。 兵法战术之论,或者苏秦的《太公尹父之谋》,都远远达不到目的。 比如《纯阳延政府游地君集集真经》完全是用军事术语写的。 不了解的人乍一看还以为是一本军事书籍。

《殷府经》的作者历来有不同的看法。 有四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黄帝撰,伊尹、太公、范蠡、鬼谷子等人注。 第二种观点认为是寇谦所著,依据是杜光庭《仙情遇传》称此书为“上清道士寇谦名山集”。 第三种观点认为是唐代中叶李全所著。 持这种观点的人有宋代的黄庭坚、朱熹等人。 第四种观点认为是南北朝时期一位“深道人”所著。

10

《永恒寂静经》

《清经经》全称《太上老君说长清经经》,一卷; 在成书之前,它是口头流传的,没有文字记录,直到东汉时期,葛玄(164-244)将它记录下来并成书。 道家经典之一。 经文的主旨是根据老子的“寂静无为”理论演绎出来的。 这是纯粹的理论,没有神话色彩。 经末有葛翁、左玄、正一仙人的跋文。

《玄门日诵早晚功经》将《清净经》置于诸经之首,每日诵读。 可见这部经是道家修行的非常重要的上乘经典。 我每次念此经时,都会说:“夫人,你的心喜欢清明,而你的心却被扰乱;你的心喜欢安静,但你却想要受到约束。” “息欲则心静,心清则心清”。 你自然就能变得“安静”、“渐入真道”。

11

《救世主之书》

《救世主之书》,道家经典。 全称是《太上洞玄灵宝无量人极品妙经》,或者说《元始无量人极品妙经》。 由《元始洞玄灵宝篇》、《元草玉历篇》及《序》、《中序》、《后序》及《元始灵枢》第一、中、二篇组成。

经中主要叙述元始天尊于石青天,向十方大神、无上圣、大圣、妙行大师、无上师,讲经教灵宝救度众生。杨氏以“仙道惜命,无道衡量人”的思想。 ,宣扬“斋戒念经有大功德,能消除天灾,保护皇帝,保护百姓不受毒害”。 男人和女人“受到保护,可以永生”。

道家的经典作品是什么_道家经典之作_道家经典著作

12

《心印经》

《心印经》(全称《高玉皇心印经》)是唐代气功、内丹术的著作。 该经由四言韵组成,共50句,共200字。 阐述了道家修炼的方法、理论和内丹学的基本理论,阐明了精、气、神的含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对于子孙后代来说,有着更重要的意义。 影响大。

《心印经》由四字韵组成,共50句,共200字。 它非常简洁地描述了道教修炼的方法和理论。 经书首先指出“三良药是神、芪精”。 说明精、气、神是人体的三大“上药”,然后以此为药,修炼内丹。 然后论述了炼制内丹过程中的精神状态,即“恍、恍、暗”。 修真者以“有存不存”为秘诀,先天药物“刹那间成”。

然后用“回风混法”的方法,用一百天的时间炼制丹药。 十二年后,就能开悟、升天。 从此,“一得水,身自然轻,和气充沛,筋骨消散”。 然后,“神能入石,神能飞,入水不淹,入火不烧”。 不受自然的限制,他获得了开悟。 仙女。 经中还暗示了精、气、神、形之间的关系,即“神依形生,精依气”。 最后他说:“诵持千遍,妙理自明。” 强调这部经不仅要“读”(读、背),更重要的是要修行。

道家经典之作_道家经典著作_道家的经典作品是什么

13

《玉皇大帝经》

《玉皇大帝经》全名是《玉皇大帝经集》,分三卷。 是道士祈食、炼功的必读经。 经文由《清微天宫法力品》、《太上大光圆满神咒》、《念持功德品》、《护身品》、《报应神试品》组成。 该经主要叙述元始天尊在清微天宣讲玉皇大帝来历的神话。 有注释的版本很多,有《正统道藏》、《道藏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