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一个人在海淀北部的一个不知名的小公园里闲逛。 明月当空,清风无尽。 他看到春天的花朵盛开,感慨万千。
有人在某平台问:为什么中国的主流思想一直是儒家思想而不是道家思想?
看到这个问题我就想,这是谁说的? 每时每刻?
中国什么时候才有儒家思想? 儒家以后就不是这样了。
孔子在世时,儒家思想从来都不是中国的主流思想。
孔子周游列国求官未果,才隐退讲学!
俗话说:中国人外儒内道。
应该说,道家和儒家都是中国的主流思想,只不过一隐一明。
道家更像是一部闭门的内部纪录片,而儒家则更像是滚动的新闻广播。
一看这句话,大家就知道是什么意思了。 他们会心一笑,心照不宣,对我感到同情。
道家思想的威力如此之大。 《道德经》和《庄子》都隐藏着天地的奥秘和屠龙之术。
我不怕你用眼睛看到,只怕你用心明白。 我不怕你用嘴读,就怕你用身体去做。
《道德经》说,民不畏威,威大则胜。 无论他们住在哪里,无论他们住在哪里。 夫乐此不疲,他亦乐此不疲。 故圣人知己而不见己,爱己而不贵己,故而离人而取之。
《庄子》开篇讲的是欢乐之旅,终章讲的是剑指天下。
统治者都惧怕道教!
如果统治者不公开推崇道教,道教就不可能公开成为主流。
但主流就是主流,它的地位不会因为统治者推崇与否而改变。 主流的地位取决于道教本身的实力。
联合国不建议使用核武器。 核武器不是主流武器吗? 主流中的主流!
儒家思想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孔子阉割后的道家思想。
即便如此,子夏这个孔子一脉不听话、只爱争论的弟子,仍然随随便便地发展起来,发展出类似法家的东西。
紫霞出身贫寒,衣衫褴褛,性格忧郁。
孔子批评子夏不讲仁礼,告诫他“女子君子儒,无小人”。
颜回和子夏一样穷,吃饭都困难。 但颜回最注重仁,所以经常批评子夏。
子贡喜欢做生意,喜欢做官。 他死时富有,他的家人也拥有丰富的黄金。 他到处为官。 那么子贡也不喜欢紫霞。
但紫霞依然我行我素,孤独高傲,坚强勇敢。
有人劝紫霞出仕。 紫霞道:“诸侯若对我傲慢,我就不为臣;群臣若对我傲慢,我就永远不会再见到他了。柳下惠与后弟子同衣而无疑心。不是一天。听听吧。为利益而战就像跳蚤甲虫,它会失去控制。”
紫霞这话是什么意思? 翻译成现在的口语就是:世界上谁不操我,我就不操他!
给人的感觉就是紫霞又臭又硬!
那么紫霞为何会这样呢? 有句话说得好,思想决定行为!
颜回是一个穷小子,家境十分贫困。 他可能知识不多,所以当他看到孔子时,印象深刻,认为孔子的话是普遍真理。
孔子评价颜回说:“归来是明智之举!一篮子饭一瓢水,在后巷里,人们不能忍受忧愁,但归来时不改变其快乐。回来是明智之举!”
颜回是最尊敬、最喜爱孔子的学生,也是孔子最喜爱的学生。
自贡出生于一个商人家庭。 他是一个富裕家庭的孩子。 他善于经商,仕途良好,学识渊博。 起初,他看不起孔子。
有记载:“子贡侍奉孔子一年,自称比孔子高;二年,自称与孔子齐平;三年,自知不如孔子。”三岁时,他不知道孔子是圣人。三年后,他就知道了。
子贡每天是怎样向孔子提问和解答的呢?
我和颜回谁更好? 我和紫霞谁更好? 子张和子夏谁更好?
学生子贡能言善辩,能言善辩,学识渊博。
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说你智商和情商都很高,而且你可以享受结识各种各样的人。 这一点从他与孔子的日常对话中就可以看出。
最后,子贡如何评价他的老师孔子呢?
“师父不可及,如天不可及”。
翻译一下,我的老师就像天一样高,好像不可能通过梯子爬上去。 这个评价已经足够高了。
子夏,如前所述,有点我行我素,不太听孔子的话。 但他的文学才华很高,受到孔子的高度赞扬。
文学才华的背后是什么? 这是思想,是独立的思想! 《易》有《传》,《诗》有《序》。
也就是说,子夏与孔子其他弟子的不同之处在于,他自己还为“义”写了《传》,为“诗”写了《序》。
如果你完全跟随老师,你就无法超越老师。 只有拥有自己不同于老师的独立思想,才能有更多的发现和创造。
当一种观念成为人们的主宰,而这种观念不可能是完美的、强大的、无所不能的,那么这种观念就不可能永远成为主流。
孔子的父亲是一位著名的武士,孔子本人也是一位非常强悍的人。 身为卢司寇,七日杀邵正茂,三日曝尸。
如果你不能在课堂上和我说话,我会用肉体杀死你!
霹雳,按照孔子的方法,去冲锋打仗,就能成为将军。
子贡说他的老师孔子就像天,他不能登上去。 “师父不可及,正如天不可阶。”
孔子说老子如龙在天,高不可测,“吾知鸟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行。行者可欺,游者可欺。”可以被抓住。” ,会飞的可以是龙。 至于龙,我不知道,它乘风破浪,腾云驾雾。 今日见老子,如龙恶!”
对于子贡来说,老子就是天上的天。
谁是主流?
孔子的儒家思想是常规武器,老子的道家思想是核武器。
当然,这个类比的逻辑是有漏洞的。 毕竟道家也说,万物相依,相辅相成。
子夏不太听孔子的话。 孔子去世后,他回到家乡发展事业。 毕竟同学们都不想见他。
随后,子夏继孔子、荀子之后,又培养出众多弟子,其中有魏文侯、李逵、吴起等,都是杰出的弟子。
法家思想也是统治者常用的思想和方法。
单一的思想不可能始终保持不变,也不可能成为主流。 只能说,某些想法比较明显,某些想法比较隐蔽。
而中国思想并不局限于道家和儒家。 百家思想的辉煌虽然被隐藏,但从未消失。
道家是全体中国人骨子里的思想,儒家是统治者与被统治者达成的公开思想,而法家更多的是统治者暗中使用的思想。
其实,在谈到“主流”这个词的时候,我还想问,到底什么是主流?
柴静在采访丁仲礼院士关于世界各国碳排放情况时,她曾表示“得到了主流科学界的认可”。
丁仲礼院士反问:“科学家之间有主流吗?科学家是根据人数和人数来定义的吗?科学就是对真理的判断。”
借用丁院士的话加以改编,主流思想是什么? 是根据人数多少来判断的吗? 这是正确的吗?
换句话说,有两种思维,一种是从众思维,一种是独立思维。 那么,从人数多和人数少来看,中国的主流思维可能是随大流的人多,独立性少。
思想决定行为。 如果主流思想是儒家思想,那么主流行为也应该是儒家行为。 历代的那些事真的是真的吗?
远古回到远古。 现在儒家思想是主流吗?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繁荣、民主、文明、和谐; 自由、平等、正义、法治;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这是现在中国的主流思想。